"伤离别":感伤离别。
"江南雁断音书绝":在江南,大雁不再传信,音信就此断绝。
# 音书:音讯,书信。,雁:大雁,古称大雁能传递书信。
"音书绝":音信断绝。
"两行珠泪":两行眼泪如珠子般滚落,
# 珠泪:眼泪,因泪滴圆如珠,故称。
"寸肠千结":内心愁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伤心地常常回忆起中秋节。
"今年还似前年月":今年的情景还和前些年一样。
"前年月":前些年月。
"那知今夜":哪里知道今晚,
"月圆人缺":明月依旧圆满,人却已分离。
南宋词人
何梦桂(1228?~1303?),南宋词人。字岩叟,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咸淳元年进士,他与侄何景文并称“一门登两第”。后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何梦桂的词工于言情绘景,气格沉着,造语凄清。身为遗民,入元后所作诸词,尤多故国之思。其精于易学,著有《易衍》《中庸致用》等。
1. 分段赏析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伤离别”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词哀伤的基调。“江南雁断音书绝”,点明地点在江南,“雁断音书”则暗示与离人失去了联系,大雁在古代常被视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如今雁也不再传信,意味着音信全无,加深了离别的痛苦。“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音书绝”承接上句,进一步强调了失去联系的状态。“两行珠泪”通过描写泪水,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的悲伤之情,“寸肠千结”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心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地展现出词人因离别而内心纠结、痛苦不堪的状态。“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伤心长记”表明词人对过去的中秋佳节一直难以忘怀,“今年还似前年月”则说明今年的中秋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别,然而物是人非,这种不变的场景与变化的境遇形成对比,更增添了伤感的氛围。“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前年月”回忆过去,“那知今夜”则转折到当下,“月圆人缺”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明月依旧圆满,象征着团圆,而人却分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的思念和无法团聚的无奈之情。
上一篇:宋·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下一篇:宋·苏轼《行香子·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