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qíng
​​qí
yī​

朝代:宋作者:刘攽浏览量:3
qīng
tái
mǎn
chū
qíng
hòu
绿
shù
rén
zhòu
mèng
wéi
yǒu
nán
fēng
jiù
xiāng
shí
tōu
kāi
mén
yòu
fān
shū

译文

雨后初晴,青苔铺满了地面,绿树浓荫,白日梦醒后,四周空无一人。唯有南风好似多年旧友般,吹开房门,又掀起桌上的书页。

逐句剖析

"青苔满地初晴后":雨后初晴,青苔铺满了地面,

# 初晴: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青苔:苔藓。

"绿树无人昼梦余":绿树浓荫,白日梦醒后,四周空无一人。

# 梦余:梦后。

"唯有南风旧相识":唯有南风好似多年旧友般,

# 旧相识:旧友。,唯有:只有。

"偷开门户又翻书":吹开房门,又掀起桌上的书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晴(其一)》是宋代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夏日景象,通过“青苔”“绿树”等意象展现清新自然的意境。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南风比作旧相识,以“偷开”“翻书”的生动描写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态,营造出闲适恬淡的氛围。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构思精巧,通过对细微景物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闲适自得的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情趣的审美取向。作品以小见大,在简练的笔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意趣,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

刘攽(1023~1089),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一作贡夫、赣父,号公非,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庆历进士,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曾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地方官,官至中书舍人。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一生潜心史学,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专任汉史部分,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其诗语言平易朴实,简洁流畅,而含义深厚;写景丰富多彩,含蓄有致,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著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出自宋代刘攽的《彭城集》。刘攽,字贡父,号公非,江西新喻人,与兄长刘敞同为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他官至中书舍人,《宋史》有传。刘攽自幼聪慧,未满二十岁就精通五经,学识渊博。当时学者沈作喆评价说:“本朝研究六经的学问,自贾文元首倡,而以刘敞兄弟造诣最高。”在司马光主持编修《资治通鉴》时,刘攽被委以重任,负责《史记》《汉书》《後汉书》部分的编纂工作。在地方任职期间,刘攽因不赞成王安石新法,被贬为衡州盐仓监官。直到哲宗即位后,才重新起用为襄州知州。他的文集《彭城集》共四十卷,现存于《永乐大典》辑录本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初晴的闲适景象,通过拟人手法营造出一个清新恬静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风、苔、树等寻常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细腻的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拟人:“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人将南风比作“老朋友”,这种称呼自带亲切感。雨后初晴时,四周寂静无人,唯有南风悄然来访,仿佛是特意来探望主人的故交,一下子拉近了自然与人类的距离,也暗示出诗人独居时的闲适心境——连风都成了可交流的伙伴。

3. 分段赏析

“青苔满地初晴后”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青苔满地”这一细节,暗示了此前阴雨连绵的天气,而“初晴后”则点明了时间的转换。一个“满”字,既写出了青苔的茂盛,又暗含了雨水充沛之意,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湿润而生机勃勃的画面。“绿树无人昼梦余”一句营造了静谧而略带慵懒的氛围。“绿树”与上句的“青苔”相呼应,共同构成清新的绿色基调;“无人”二字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而“昼梦余”则透露出诗人在白昼小憩初醒时的闲适与恍惚,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唯有南风旧相识”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南风赋予人的情感。“唯有”二字强调了南风的独特存在,而“旧相识”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仿佛南风是诗人的老友,为全诗增添了亲切感。这种写法既新颖又富有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进一步以拟人化的笔法写南风的顽皮。“偷开”与“翻书”两个动作生动传神,既表现了风的轻柔无形,又暗合诗人昼梦初醒时书卷未收的情景。一个“偷”字,巧妙地将南风写得灵动活泼,仿佛它有意与诗人嬉戏,为静谧的画面注入了一丝俏皮的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下一篇:宋·王安石《翛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