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丝丝弄轻柔":杨柳在风中摆动着柔软的柳丝,
# 弄轻柔:摆弄着柔软的柳丝。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烟缕织成愁":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
# 愁:指春愁。
"海棠未雨":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
# 海棠未雨:海棠三句,指春分时节。海棠常经雨开花,梨花开时似雪,故云。
"梨花先雪":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
# 雪:雪花。,先:已经。
"一半春休":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 休:过去。
"而今往事难重省":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
# 难重省:难以回忆。省,明白、记忆。
"归梦绕秦楼":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
# 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梦:梦魂。
"相思只在":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
"丁香枝上":那芬芳的丁香枝上,
# 丁香:常绿乔木,春开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豆蔻梢头":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 豆蔻:草本植物,春日开花。
北宋词人
王雱(1043?~1076),北宋词人。字元泽,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子,天资敏慧,20岁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进士,调旌德尉,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王雱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其诗不多,如“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轻雨绿如烟”等,清新自然,颇有父风。其词风含蓄委婉、柔美动人。作品如《绝句》《倦寻芳》《眼儿媚》等。所著尚有《论语解》《孟子注》《南华真经新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写景抒情之作。词人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如杨柳轻柔、海棠未雨、梨花似雪等,展现了春天即将过去时的美丽与哀愁。通过对丁香、豆蔻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相思的主题,体现了词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拟人:“杨柳丝丝弄轻柔”中“弄”字赋予柳枝以人的动作,生动表现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灵动姿态,使自然景物人格化,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将柳枝的轻柔姿态与词人内心的情感相联系,为全词奠定了婉约忧伤的基调。比喻:“烟缕织成愁”中将轻柔的柳枝比作朦胧的烟云,又将柳丝编织的动作比作织就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愁。比喻手法的运用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愁思,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对比:“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中“未雨”与“先雪”形成对比,既写出了海棠含苞待放、梨花已然盛开的物候特征,又暗含时光流转、春光将尽的深层意蕴。通对比手法突出春光易逝的主题,强化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3. 分段赏析
上阕“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开篇“杨柳丝丝弄轻柔”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仲春时节柳枝轻拂的柔美姿态。“弄”字生动传神,既表现出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灵动,又暗含拟人化的情态,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活力。“烟缕”的比喻尤为精妙,将轻柔的柳枝比作朦胧的烟云,既形象地描绘出柳色如烟的视觉印象,又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缥缈迷离的意境。而“织成愁”三字更是神来之笔,用“织”这个动词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仿佛柳丝真的在编织着淡淡的哀愁,使自然景象与词人情感浑然一体。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通过柳丝如烟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思,为全词奠定了婉约忧伤的基调。“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这三句继续以春日花事为载体,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未雨”与“先雪”形成巧妙对比,既写出了海棠含苞待放、梨花已然盛开的物候特征,又暗含时光流转、春光将尽的深层意蕴。“雨”“雪”的活用堪称神来之笔,将花瓣飘落的景象描绘得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海棠尚未经雨,梨花却已如雪飘落,折射出词人内心的敏感与惆怅。“一半春休”四字点睛之笔,既是对春光流逝的客观描述,又暗含人生韶华易逝的感慨。词人通过这些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下阕“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这两句由景入情,抒发对往事的追忆。“难重省”三字道出了时光不可逆的无奈,往昔的美好已成追忆,无法重现。“归梦绕秦楼”则进一步表明词人只能在梦中回到旧地,与爱人重逢。这里的“秦楼”既是实指,又具有象征意义,既指女子居住的楼阁,又暗含男女欢会的美好记忆。这两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重逢的深切期盼,情感真挚动人。“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结句以丁香和豆蔻作比,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相思之情。“丁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象征忧郁和愁思,“豆蔻”则常用来比喻青春年华和纯真爱情。“只在”二字强调了相思之情的专注与纯粹,词人的深情全部寄托在这两种植物上,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是对爱情的深情表白。这两句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既保持了词的含蓄美,又深化了主题,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以春日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清丽典雅,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宋代婉约词的艺术魅力。
# 此词亦为日月易逝而事多不偶,托闺情以写意耳。语语清新婉倩,后人争鲜斗艳,终不能及,数百年来,脱口如新。
清黄了翁《蓼园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