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朝代:唐作者:卢仝浏览量:1
chéng
piàn
bái
zhuō
xiān
lín
xīn
qiào
shā
tóu
shí
páng
rén
zhī
wèi
xián

译文

诗人说,宛如一片素玉刻成的白鹭,伫立岸边等着捕捉游鱼,看似一动不动,实际内心很急。由于未得其时,只好在沙头翘足而待,不知底细的人却说它整日里无事闲立。

逐句剖析

"刻成片玉白鹭鸶":诗人说,宛如一片素玉刻成的白鹭,

"欲捉纤鳞心自急":伫立岸边等着捕捉游鱼,看似一动不动,实际内心很急。

# 纤鳞:小鱼。

"翘足沙头不得时":由于未得其时,只好在沙头翘足而待,

# 不得时:不适时。,沙头:沙洲边。

"傍人不知谓闲立":不知底细的人却说它整日里无事闲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鹭鸶》是唐代卢仝创作的一首诗。诗中紧扣白鹭鸶的特征展开描写。白鹭鸶,也就是白鹭,作为一种白色水鸟,拥有修长的腿和颈,常静立于水边,凭借长嘴捕食鱼虾。开篇首句,诗人着力勾勒白鹭鸶的形象,其洁白之姿,仿若由片片美玉雕琢而成。次句则深入其内心,描绘出它因未能捕到小鱼而焦急的心境。诗的后两句,呈现出旁观者的误解,他们看到白鹭鸶单足立于沙头,便以为它悠然自得,却不知其内心的急切。在这对白鹭鸶的描写中,寄寓着诗人自身“不得时”“傍人无知”,无人理解其内心焦虑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为韩愈所称。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其诗受韩愈、孟郊影响,多写长篇古体,用古文拗峭句法,以怪生新,形成险怪诗风。著有《玉川子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咏物古诗。诗中先写白鹭鸶如片玉雕成的洁白外形,再写其因捕不到小鱼而焦急的内心,最后以旁观者误解它“翘足沙头”为悠闲作结。全诗借外似闲立、内心焦虑的白鹭鸶,抒发诗人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隐衷。

2. 分段赏析

“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诗人开篇便展现出高超的描写技巧。从视觉形象上,将白鹭鸶比作由片片白玉精心雕刻而成,生动凸显其洁白无瑕、优雅高贵的外形。紧接着,笔触深入其内心世界,点明它渴望捕捉“纤鳞”(即细小的鱼儿),却因暂时无果而内心焦急。短短两句,从外到内,形神兼备地勾勒出白鹭鸶的形象,让读者清晰感知到它的优雅与急切。“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进一步深化对白鹭鸶的刻画。“翘足”这一细节,生动呈现出鹭鸶单足站立、另一足缩起的典型姿态。在诗人眼中,鹭鸶此态是因“不得时”,即未等到捕食时机,内心实则焦急。然而,在旁人看来,却误会它是悠闲无事才这般站立。这两句通过诗人与旁人视角的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白鹭鸶不被理解的处境,更借物抒情,含蓄传达出诗人自身怀才不遇、无人理解的孤寂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借咏白鹭,以认内慕利禄,而外示高洁者”。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钟云:笑尽名利热中人。

明钟惺、谭元春合编《唐诗归》

# 七绝多用平韵,其用仄韵者音节近古,选家每入古诗。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劳劳亭》

下一篇:唐·王维《待储光羲不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