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
·
chén
zhòng

朝代:宋作者:陈普浏览量:3
mín
wàn
zài
qián
kūn
rén
dào
níng
tóng
鹿
zuò
bēn
zòng
shǐ
使
máo
jiān
néng
rén
jiān

译文

人类的道德准则万古长存于天地之间,人道怎能像鹿一样盲目奔逐。即使披着毛皮、辟谷绝食,又怎能在人间立足哪怕一日。

逐句剖析

"民彝万古在乾坤":人类的道德准则万古长存于天地之间,

"人道宁同鹿作奔":人道怎能像鹿一样盲目奔逐。

"纵使披毛兼辟谷":即使披着毛皮、辟谷绝食,

"何能一日立人间":又怎能在人间立足哪怕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孟子·陈仲子》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题围绕对陈仲子行为与理念的探讨,诗人认为人类的道德准则万古长存于天地间,人道不应如鹿般盲目奔逐。即便陈仲子披毛修行、辟谷绝食,也难以在人间真正立足。写作手法运用对比与反问,将人道与鹿的行为对比,以反问强化观点。语言质朴简洁,表意清晰。前二句提出对人道的思考,点明主旨;后二句进一步针对陈仲子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强调违背人道难以存世。此诗通过对陈仲子事迹的评议,表达对传统道德和人道的尊崇,引发读者对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

陈普(1244~1315),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字尚德,居石堂山,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福建宁德(今属福建)人。师承韩翼甫,为朱熹三传弟子。入元隐居授徒,屡次被辟为州教授却不赴任,四方从学者数百人,曾受聘于云庄书院,晚居莆中。其诗闲淡疏远,饶有情致。代表作品有《答友人》《秋日即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民彝万古在乾坤,人道宁同鹿作奔。”:从内容主题看,此句提出核心观点,“民彝万古在乾坤”强调人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永恒不变的。“人道宁同鹿作奔”则将人道与鹿的盲目奔跑作对比,反问人道怎能如同鹿一般毫无准则地行动,体现出诗人对遵循人道、坚守道德规范的推崇。从表达技巧来说,运用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气,使观点更加鲜明有力。语言风格简洁凝练,却蕴含深刻的哲理。“纵使披毛兼辟谷,何能一日立人间。”:表意上,针对陈仲子“披毛兼辟谷”这种极端的修行行为进行评价。即便陈仲子采取如此特殊的方式,诗人认为他也难以在人间立足。从表达技巧来讲,以假设和反问的形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观点,即违背正常的人道和社会规范,是无法在社会中长久生存的。此句通过对陈仲子行为的否定,传达出诗人对传统道德和正常生活方式的认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晚照》

下一篇:宋·万俟咏《忆秦娥·天如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