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ǒu
shū
zhāi
yáng
quē

朝代:唐作者:钱起浏览量:1
quán
dài
máo
yún
xiá
shēng
wéi
zhú
lián
xīn
hòu
shān
ài
yáng
shí
xián
cháng
zǎo
qiū
huā
luò
gèng
chí
jiā
tóng
sǎo
luó
jìng
zuó
rén

译文

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逐句剖析

"泉壑带茅茨":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

# 茅茨: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泉壑:这里指山水。

"云霞生薜帷":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 薜帷:生长似帷帐的薜荔。

"竹怜新雨后":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

# 新雨:刚下过的雨。,怜:可爱。

"山爱夕阳时":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

# 山:即谷口。

"闲鹭栖常早":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

"秋花落更迟":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

# 迟:晚。

"家童扫萝径":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

# 萝径:长满绿萝的小路。,家童: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

"昨与故人期":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 昨:先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的五言律诗,为邀请朋友赴约而作。诗前三联绘景,描绘山居景物之美,隐含邀约赏玩之意。末句写家僮扫径盼友来临,点明邀约。此诗将水、云、竹等人格化,富有感情。语言清丽,情真意切,风格清新奇淡,艺术感染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冠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进士,官至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大历十才子”之一,又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与郎士元、刘长卿、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钱起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长于饯别应酬,应试时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世人传诵。高仲武称其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代表作品有《题玉山村叟屋壁》《归雁》。今存有《钱考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钱起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邀请友人来访的诗,当作于作者进士及第之前居住于蓝田的书斋刻苦读书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友情诗。通过描绘书斋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书斋的清幽雅致,并巧妙邀约朋友前来相聚,体现了钱起高超的写景技巧和深厚的友情。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书斋周围泉壑、云霞、竹、山、鹭、花等景物的细腻描绘,着力刻画书斋的清幽雅致,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以及期待他来访的心情。如“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描绘出山泉沟壑环绕、云霞升腾的仙境般美景,借景传达出对书斋环境的喜爱以及希望友人来此共享的心情。拟人:颔联“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采用倒装句,先突出竹林山色令人怜爱,再说明原因,让景物融入人的情感。同时,“怜”“爱”等字将竹、山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仿佛它们也懂得欣赏雨后和夕阳之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中“闲”字将鹭鸟人格化,体现出环境的幽静,“秋花落更迟”也暗示环境适宜花的生长,同样赋予了花人的情感,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用典:尾联“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化用了杜甫的诗句,借此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期待,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同时也增添了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首联以“茅茨”示书斋之简,“薜帷”显居所之幽,“带”字灵动如绘,勾勒出山泉沟壑绕舍、云霞升腾之景,仿若仙境。颔联“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为妙笔,倒装句式,先表怜爱,后述缘由,赋景物以深情,绘色描摹竹林高山之秀美。颈联“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借鹭之闲、花之迟,衬环境清幽雅致,宜居宜人。尾联则道诗人扫径以待友,恰似“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尽显期待之切。全诗意在以书斋之美邀友共赏。

4. 作品点评

诗题彰显,此乃邀友赴约之作品。诗人笔下书斋清幽雅致,水、云、竹、山、鹭、花皆人格化,情韵悠长。借细腻绘景,传盛情于杨补阙,盼其赴约。诗风清丽,情真意切,章法井然,韵律谐美,感染力强,尽显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说转便深。

明钟惺《唐诗归》卷二十五

# 三、四娟娟。二语会趣已深,故其言不烦而至。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下一篇:唐·白居易《池上早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