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n
hóu
qún
chén
yǐn
jiǔ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2
wén
hóu
qún
chén
yǐn
jiǔ
ér
tiān
mìng
jià
jiàng
shì
zuǒ
yòu
yuē
:“
:“
jīn
yǐn
jiǔ
tiān
yòu
jūn
jiāng
ān
zhī
?”
?”
wén
hóu
yuē
:“
:“
rén
liè
suī
huì
zāi
?”
?”
nǎi
wǎng
shēn
zhī
hán
jiè
shī
wèi
zhào
wén
hóu
yuē
:“
:“
guǎ
rén
zhào
xiōng
gǎn
wén
mìng
。”
。”
zhào
jiè
shī
wèi
hán
wén
hóu
yìng
zhī
rán
èr
guó
jiē
ér
ér
zhī
wén
hóu
jiǎng
jiē
cháo
wèi
wèi
yóu
shì
shǐ
sān
jìn
zhū
hóu
néng
zhī
zhēng
shǐ
使
yáng
zhōng
shān
zhī
fēng
wén
hóu
wèn
qún
chén
yuē
:“
:“
zhǔ
?”
?”
jiē
yuē
:“
:“
rén
jūn
。”
。”
rèn
zuò
yuē
:“
:“
jūn
zhōng
shān
fēng
jūn
zhī
ér
fēng
jūn
zhī
wèi
rén
jūn
?”
?”
wén
hóu
rèn
zuò
chū
wèn
huáng
duì
yuē
:“
:“
rén
jūn
。”
。”
wén
hóu
yuē
:“
:“
zhī
zhī
?”
?”
duì
yuē
:“
:“
chén
wén
jūn
rén
chén
zhí
xiàng
zhě
rèn
zuò
zhī
yán
zhí
chén
shì
zhī
zhī
。”
。”
wén
hóu
yuè
shǐ
使
huáng
zhào
rèn
zuò
ér
fǎn
zhī
qīn
xià
táng
yíng
zhī
wéi
shàng

译文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说:“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都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逐句剖析

"文侯与群臣饮酒":魏文侯和群臣饮酒,

# 文侯:魏文侯,魏国君主。

"乐":兴致正高时,

"而天雨":突降大雨,

"命驾将适野":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 适:到……去。

"左右曰":左右侍从劝说:“

"今日饮酒乐":饮酒正在兴头,

"天又雨":天又下雨,

"君将安之":国君要到哪里去?”

"文侯曰":文侯说:“

"吾与虞人期猎":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

# 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

"虽乐":饮酒虽乐,

"岂可无一会期哉":但怎能失约呢?”

"乃往":于是起身前往,

"身自罢之":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文侯曰":魏文侯说:“

"寡人与赵":我和赵国,

"兄弟也":情同手足如兄弟,

"不敢闻命":不能答应你。”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

"文侯应之亦然":魏文侯同样拒绝。

"二国皆怒而去":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

"已而":事后,

"知文侯以讲于己也":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

"皆朝于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自此,魏国开始强大,

"诸侯莫能与之争":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使乐羊伐中山":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

# 中山:中山国。

"克之":攻克后,

# 克:战胜、攻破。

"以封其子击":封给儿子魏击。

# 击:文侯的儿子魏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魏文侯问群臣:“

"我何如主":我为君如何?”

"皆曰":大家都回答:“

"仁君":你是仁德的国君。”

"任座曰":只有任座说:“

# 任座:人名。

"君得中山":国君攻克中山,

"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

"何谓仁君":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

"文侯怒":魏文侯大怒,

"任座趋出":任座匆忙告辞。

"次问翟璜":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

"对曰":翟璜回答:“

"仁君也":国君是仁德的君主。”

"文侯曰":魏文侯再问:“

"何以知之":你怎么知道?”

"对曰":翟璜回答:“

"臣闻君仁则臣直":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

"臣是以知之":我才得以知道。”

"文侯悦":魏文侯大悦,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派翟璜速召回任座,

# 反:通“返”,返回。

"亲下堂迎之":亲自下堂迎接他,

"以为上客":待作上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文侯与群臣饮酒》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卷一。这篇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魏文侯作为一代贤明君主的优秀品质。第一个故事讲他在和群臣喝酒时遇上大雨,却仍然冒雨去赴打猎之约,展现了他非常讲信用。第二个故事说的是韩赵两国想请他帮忙打对方,他却用智慧化解了矛盾,让两国都很佩服他。最后一个故事是乐羊打下中山国后,他公正地进行了奖赏,群臣对他的评价和翟璜的回答更突显了他的仁爱和善于听取意见的开明胸怀。这三个故事连在一起,完整地刻画出一个贤明君主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魏文侯作为一代贤明君主的优秀品质。

2. 分段赏析

第一个故事是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时遇雨仍坚持赴约的故事,生动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诚信品格。当饮酒正酣之际突降大雨,左右侍从劝他取消与虞人的打猎约定,但魏文侯却坚持冒雨前往,亲自告知取消约定。这一细节看似微小,却蕴含深意——君主对身份低微的虞人尚能信守承诺,更遑论对待臣民与国家大事。这种“一诺千金”的态度不仅树立了个人威信,更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君主放下身段履行与普通官员的约定,展现出超越世俗礼法的道德自觉,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比任何政令都更具说服力。第二个故事是在处理韩赵两国争端时,魏文侯展现了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面对韩赵先后借兵攻打对方的请求,他两次都以“与对方是兄弟之邦”为由拒绝,这种表面上的“不作为”实则是深思熟虑的外交策略。当两国因不解而愤怒离去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魏文侯此举既避免了卷入战争消耗国力,又巧妙维持了三晋地区的战略平衡。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智慧背后,是对国际关系的透彻理解和对国家长远利益的精准把握。最终韩赵两国意识到魏文侯的良苦用心,纷纷前来朝拜,魏国由此在三晋地区确立了领导地位。这种以退为进的外交手腕,比单纯的武力征服更具战略价值。第三个故事是乐羊伐中山后的封赏风波,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魏文侯的治国之道。当群臣众口一词称赞他是仁君时,任座却直言不讳地指出封赏给儿子而非弟弟的不妥之处。面对直言进谏,魏文侯虽一时愤怒,但最终在翟璜的巧妙解释下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这个转折极具戏剧性:任座的直率彰显了魏文侯营造的宽松政治氛围,而翟璜“君仁则臣直”的回应既维护了君主颜面又点明了核心问题。最终魏文侯不仅收回成命召回任座,还破格提拔他为上宾,这一系列举动完美诠释了“兼听则明”的治国理念。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真正的仁君不仅要有容人之量,更要善于从不同声音中汲取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下一篇:宋·司马光《久雨效乐天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