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第一名州":杭州是东南第一名州,
# 东南第一名州:指杭州,此句化用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诗句:“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西湖自古多佳丽":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
# 佳丽:俊美,秀丽。三国魏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南朝齐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临堤台榭":堤岸旁亭台楼阁参差,
# 台榭: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画船楼阁":湖上有游船和楼阁往来如梭,
"游人歌吹":游人欢歌奏乐。
# 歌吹:唱歌和吹奏。《汉书·霍光传》:“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十里荷花":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
# 十里荷花:化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
"四山晴翠":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
# 晴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四山:四面的山峰。
"使百年南渡":南渡百年来人们沉醉在西湖,
# 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后渡江南下,至南宋灭亡,历一百二十余年,此说百年是约数。
"一时豪杰":使曾主张抗金的一些豪杰,
"都忘却、":也都耽于享乐忘却了、
"平生志":平生的壮志。
"可惜天旋时异":可惜时代更替世换时移,
# 天旋时异:谓时世巨变,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时势也与南渡前不同。天旋,比喻世局大变。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藉何人、":如今靠何人、
# 藉:同“借”,凭借,依靠。
"雪当年耻":来洗雪当年的耻辱?
# 当年耻:概言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国耻。
"登临形胜":登临这地形险固的地方,
# 形胜:指地形险要、位置优越、山川壮美之地。
"感伤今古":感伤古今沧桑巨变,
"发挥英气":振兴国家要充分发挥英雄才气。
# 英气:英武豪迈的气概。《三国志·吴书·孙策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发挥:犹抒发。
"力士推山":请来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
# 力士推山:传说古时巴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丁力士,能徙山。秦王献美女与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共引蛇,山崩,压杀五丁、秦女,皆化为石,而山分为五岭。”
"天吴移水":邀来水伯天吴移走西湖之水,
# 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兽,八足八尾,皆青黄也。”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作农桑地":把“销金锅”西湖改造为农桑之地。
"借钱塘潮汐":借钱塘江的潮汐,
#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为君洗尽、":为你洗净、
"岳将军泪":奸臣误国的悲愤眼泪,以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
# 岳将军: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南宋末年词人
陈德武(?~?),宋代词人。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曾出仕,后遭贬谪,在赴任途中经过了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他的词多反映其忧生嗟世、有志难伸的凄苦情怀。有词作《沁园春·冬夜如年》《水龙吟·西湖怀古》《鹧鸪天·三径芳根自不群》等。著有《白雪遗音》1卷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古词。词人重游西湖,借柳永词意写湖山胜景,却痛心南宋豪杰在此消磨志气,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
2. 写作手法
化用:上片“东南第一名州”化用宋仁宗诗句,原句赞美杭州地位,此处借以引出西湖盛景,暗讽南宋偏安一隅却醉生梦死的现实。对比:将西湖“游人歌吹”的享乐景象与“藉何人雪当年耻”的诘问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对苟安者的批判与对英雄的呼唤。想象:“力士推山,天吴移水”虚构神力改造西湖的奇幻场景,将收复河山的理想寄托于浪漫想象,悲愤中见壮怀。情景交融:“临堤台榭”六句工笔描绘楼船游人,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交织,在繁华图景中暗藏“百年南渡”的沧桑感。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巧妙借鉴了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西湖的繁华景致,转而抒发对南宋王朝百余年偏安局面的深沉感慨。开篇“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两句,源自宋仁宗咏赞杭州的诗句,从地理方位入手,突出西湖的秀丽特质。随后“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三组意象,依次展现了湖畔精致的亭台楼阁、装饰华美的游船画舫,以及游人如织、笙歌不断的欢乐场景。紧接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三句,则描绘了盛夏时节绵延十里的荷花、金秋飘香的桂树,以及晴空下苍翠欲滴的环湖群山。这些描写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生动再现了西湖作为游览胜地的独特魅力。在铺陈完这般美景后,词人以“使百年南渡”四句作转折,用“使”字巧妙承接前文,道出这繁华景象背后隐藏的忧思:百余年来南渡的豪杰之士,沉醉于西湖的温柔乡里,渐渐消磨了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最终导致亡国的悲剧结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段历史的痛心与惋惜。作者通过歌咏西湖美景,实则是在反思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历史教训,表达了对当时统治阶层苟且偷安行径的愤懑与批判。词的下片以“可惜天旋时异”开篇,由追忆往昔转入对现实的感伤。“可惜”二字直抒胸臆,将词人面对山河变色的沉痛心情表露无遗。紧接着“藉何人雪当年耻”一句,用反问语气道出无人能雪国耻的悲愤与无奈。“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三句,既承接上片对往事的追忆,又开启下文的情感抒发。“发挥英气”四字笔锋一转,为后续的奇思妙想埋下伏笔。面对西湖胜景,词人突发奇想,写下“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三句。昔日被称为“销金锅”的西湖,是权贵们纵情享乐之地,词人期盼有神力能改造这片土地,使其成为造福百姓的农桑之所。结尾“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三句,与上文的“藉何人雪当年耻”遥相呼应。词人希望借钱塘江潮洗刷岳飞将军的冤屈,表达了对这位抗金英雄的崇敬之情。全词至此,爱憎分明:既颂扬精忠报国的英雄,又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豪杰”,充分展现了词人的家国情怀。词人通过层层递进的笔法,先写眼前景,再抒心中情,最后寄望于超自然力量。从“可惜”的哀叹到“藉何人”的诘问,再到“发挥英气”的振作,最后以“借钱塘潮汐”的奇想作结,情感起伏跌宕,思绪绵延不绝。这种由实到虚、由近及远的写法,既展现了词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又表达了他对重整山河的殷切期盼。全词在写景中抒情,在抒情中言志,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由追忆往昔转入感怀当下,从现实渐入幻境,层层递进,最终以虚境点明主旨,构思精妙,立意高远。
# 这首词(《水龙吟·西湖怀古》)在宋人遗民词中是一篇很有分量的佳作。
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喻朝刚《分类两宋绝妙好词》
# 这首词(《水龙吟·西湖怀古》)确是宋末元初词坛上的一篇力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
上一篇:宋·陆游《村居书喜》
下一篇:宋·释文珦《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