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ūn
sh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hóng
qiáo
méi
shì
xiǎo
shān
héng
bái
fán
jiāng
chūn
shuǐ
shēng
huā
rén
zhī
zhòu
nuǎn
què
shēng
chuān
穿
shù
xīn
qíng
fāng
chǎng
jiǔ
jiàn
pín
yóu
zuì
yuán
shēn
lǎo
gēng
zuì
xiān
guān
jīng
nián
kòu
chái
jīng

译文

红桥梅市远处山峦横亘,白塔下樊江春水潺潺。花香扑人,便知天气暖和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坊场浊酒价格低廉以至于穷困的我也能喝醉,农忙时节山林田间农人都在忙着耕种。最使人开心的莫过于赋税交齐,整年都不会有小吏来催租。

逐句剖析

"红桥梅市晓山横":红桥梅市远处山峦横亘,

"白塔樊江春水生":白塔下樊江春水潺潺。

"花气袭人知骤暖":花香扑人,便知天气暖和了,

"鹊声穿树喜新晴":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

# 喜:喜鹊。,穿:透过。

"坊场酒贱贫犹醉":坊场浊酒价格低廉以至于穷困的我也能喝醉,

# 坊场:指官设之专卖场。

"原野泥深老亦耕":农忙时节山林田间农人都在忙着耕种。

# 泥:原作“年”,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最喜先期官赋足":最使人开心的莫过于赋税交齐,

# 官赋:犹言官课,公家所征之税。

"经年无吏叩柴荆":整年都不会有小吏来催租。

# 荆:原作“门”,据钱仲联校注本改。此诗押八庚韵,作“门”显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村居书喜》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于嘉泰二年春天作于山阴,描绘了初春时欣欣向荣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安定无扰的喜悦之情。​ 首联明快的笔触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的山阴,红桥、梅市前山峦横亘,白塔旁樊江春水潺潺流淌,展现出春日的明媚与清新,为全诗奠定了愉悦的基调。颔联从嗅觉与听觉角度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气息,花香扑鼻,让人感知到天气骤然变暖,喜鹊在林间穿梭啼鸣,为新晴的天气增添了生机。​ 颈联镜头转向乡村生活场景,集市上酒价低廉,即便家境贫寒也能买醉,原野中泥土深厚,年事已高的人仍在辛勤耕种,生动呈现了乡村质朴的生活画面。尾联诗人直言最欣喜的是提前交足了官府的赋税,一整年都没有官吏来敲自家的柴门,表达出对这种无扰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也侧面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的关切。整首诗描绘出诗人隐居于秀美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尽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村居书喜》体裁为七言律诗,题材属乡村生活。诗中描绘春日山阴的明媚风光、乡村质朴场景,通过“花气袭人”“鹊声穿树”等展现春景,借“贫犹醉”“老亦耕”描绘生活画面,表达诗人对安定闲适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民生的关怀,也从侧面流露出对官场纷扰的厌倦。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颈联描绘集市酒坊村民畅饮、原野农夫深耕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喜悦融入这质朴的生活画面中,借对乡村日常劳作与生活的刻画,不着痕迹地抒发情感,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且真挚。直抒胸臆:尾联“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诗人直接点明自己的喜悦之情,直白地表达出对远离官场纷扰、享受宁静村居生活的喜爱,让情感得以直接宣泄,与前文的借景抒情相互映衬,使全诗情感表达更为完整。

3. 分段赏析

首联“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诗人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红”与“白”相互映衬,宛如春日画卷上最清新的色调,于晨雾朦胧间,红桥横跨,梅市错落,远处山峦绵延横卧,白塔屹立江畔,樊江春水悠悠流淌,一幅清新明丽的山阴早春乡间景致瞬间跃然纸上,为全诗奠定了明快、愉悦的基调,将读者引入这宁静而美好的乡村世界。颔联“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堪称精妙绝伦。诗人从嗅觉与听觉双重视角入手,将春日的气息与声响具象化。一个“袭”字巧用拟人手法,把春花馥郁芬芳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仿若能看见那浓郁香气如潮水般汹涌扑面而来,让人深切体味到天气骤暖后春花绽放的蓬勃生机;而鹊声在林间清脆穿梭,欢快鸣啼,恰似为新晴的美好欢呼,为画面增添灵动活力,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全方位沉浸于春日的蓬勃朝气之中。​颈联“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诗人将目光聚焦乡村生活实景。集市酒坊里,酒价亲民,即便家境贫寒的村民也能畅饮微醺,尽显生活的质朴与满足;原野之上,泥土深厚湿软,年迈的农夫依旧不辞辛劳地深耕细作,勾勒出乡村劳作的质朴画面。在这和谐有序的生活场景里,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悄然流露,借景抒情,不着痕迹,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宁静。​尾联“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诗人直白道出欣喜缘由。提前交足官府赋税,意味着一整年都免受官吏的骚扰,这份远离官场纷扰、尽情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惬意,溢于言表。既鲜明表达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又从侧面深刻反映出对官场烦扰的厌倦与超脱。​

4. 作品点评

全诗从“春水初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带来的盎然春景”“农忙时节乡村中人们辛勤劳作所呈现的和谐安乐生活场景”“官赋已交,整年都不会有小吏前来催租,从而拥有安宁日子”这几个角度,描绘了村居生活中诸多令人欣喜之事的缘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村居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下一篇:宋·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