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n
jùn
wǎn
qiū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liǔ
àn
fēng
lái
yǐng
jiàn
shū
shǐ
使
jūn
jiā
rén
yún
róng
shuǐ
tài
huán
kān
shǎng
xiào
zhì
huái
怀
àn
cán
dēng
sàn
hòu
jiǔ
xǐng
zhěn
yàn
lái
chū
lián
chì
zhēng
xióng
wéi
yǒu
suō
wēng
zuò
diào

译文

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逐句剖析

"柳岸风来影渐疏":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

# 使君:汉代对刺史的尊称,以后延作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为自称。

"云容水态还堪赏":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

"啸志歌怀亦自如":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

# 自如:不拘束,活动不受阻碍。,啸志歌怀:啸、歌是同一意思,含意是吟咏歌唱,消遣情怀。

"雨暗残灯棋散后":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

# 散后:一作欲散。不拘束,活动不受阻碍。

"酒醒孤枕雁来初":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

"可怜赤壁争雄渡":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

# 赤壁:古战场。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可怜:可叹。

"唯有蓑翁坐钓鱼":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 蓑翁:穿着蓑衣的渔翁。蓑:一种草或棕做的雨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齐安郡晚秋》是唐代杜牧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齐安郡晚秋景色,如柳岸、云容水态等,又借赤壁争雄的历史往事,抒发自身被贬黄州后的落寞心情。写作上,层层递进,从景语到情语过渡自然,景中含情。首联写居住环境,颔联颈联借景渗透内心情绪,尾联直抒感慨。全诗风格蕴藉,借今昔对比,将杜牧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失意无奈表露无遗,是杜牧贬谪时期诗作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其在困境中复杂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齐安郡晚秋》是杜牧所写。会昌二年(842年)春,杜牧出守黄州,至会昌四年(844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此期间,他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于是借在黄州的生活见闻与感触,创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得志,表达壮志难酬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首联由岸边柳树写到居住环境,颔联景中含情表现人物内心波动,颈联写景融入更多感受,尾联今昔对比直抒落寞之情,表达了杜牧贬官黄州后看似潇洒、实则落寞的心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乐景衬哀情:“使君家”本应热闹,却以“似野人居”的冷清来衬托傍晚时“使君家”的静寂,同时暗示诗人身置名利场却怀淡泊之志;“雨暗”“残灯”的昏暗孤寂之景,衬托出诗人罢棋后独对残灯、酒醒孤枕时的孤寂难耐之情。借景抒情:颔联“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借白天流连山水、啸歌林泉之景,抒发淡然自足、乐在其中的意趣;颈联通过“雨暗残灯”“酒醒孤枕”“雁来初”等秋夜之景,抒发诗人的孤寂之情。对比:尾联将当年赤壁争雄时的热闹场景与如今只有蓑翁钓鱼的冷清场景作对比,将自己往昔建功立业的雄心与如今被贬黄州、与樵夫渔翁为伴的现实作对比,表达出诗人壮志难酬、不得意的情怀。

3. 分段赏析

《齐安郡晚秋》首联“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渐”字暗示有观景人,借“野人居”的冷清衬“使君家”静寂,显诗人淡泊之志;颔联“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描绘诗人白天流连山水、啸歌林下,流露淡然自足意趣;颈联“雨暗残灯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雨暗”“残灯”营造孤寂氛围,借棋散、酒醒、雁来,写诗人秋夜孤寂;尾联“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将赤壁往昔争雄与当下蓑翁垂钓对比,借景结情,表达诗人壮志难酬、不得意的情怀。

4. 作品点评

《齐安郡晚秋》在文学创作中独具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以笔调轻淡之法,将落寞、抑郁心境融入清幽意境,借景抒情、对比映衬,尽显蕴藉婉转。诗中虽无名句流传,却以独特情境营造见功力,如“柳岸风来影渐疏”勾勒出孤寂观景画面,“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今昔对比,感慨深沉。它反映出杜牧贬谪时期复杂心境,是研究其创作风格转变与人生境遇的重要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写尽世间无味,三复读之,不胜叹息!

清金圣叹《选批唐诗》

# 有不胜其感慨者,忆昔郡之赤壁,吴魏争雄其下,今者霸图寂寞,江山俨然,惟有渔翁垂钓而已,然则盛衰兴废,感慨可胜道哉!

清钱谦益、何焯《唐诗鼓吹评注》卷六

# 柳影逐渐萧疏,家居一直萧条,但心境却不容萧索。云容水态,是生命的多姿多彩;啸志歌怀,是生命的内在支撑。虽则生活无聊,但在一时多少豪杰的赤壁地区,能心甘情愿做个普通的钓鱼翁吗?钓鱼翁这个意象,一方面和隐逸的志趣相连,一方面又被柳宗元升华到傲视寒威的高度,很得杜牧青睐。

不详中国韵文学会理事李克和《昨夜星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松鹤》

下一篇:唐·柳宗元《重别梦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