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本坳下":渚宫本来地势低洼,
# 渚宫:春秋楚国之别宫,故阯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此代指江陵。《方舆胜览·湖北路·江陵府》(卷二七):“《郡县志》:楚别宫。《左传》:楚子西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今之城,楚船宫地也,梁元帝名以渚宫。唐高从诲凿城西南隅,为池筑亭,名曰渚宫。”
"佛庙有台阁":佛庙建有台阁。
"台下三四松":台下面有三四棵松树,
"低昂势前却":高低起伏,姿态有前有后。
"是时晴景丽":这时晴朗景色明丽,
"松梢残雪薄":松梢上残雪微薄。
"日色相玲珑":阳光明亮精巧,
# 玲珑:明彻貌。
"纤云映罗幕":薄云映照着如罗幕的天空。
"逡巡九霄外":鹤在九霄之外徘徊,
"似振风中铎":好像风中摇动的铃铛。
"渐见尺帛光":渐渐看见如尺帛般的光亮,
# 尺帛:喻白鹤。
"孤飞唳空鹤":一只鹤在空中鸣叫着飞翔。
"裴回耀霜雪":徘徊闪耀如霜雪,
"顾慕下寥廓":眷恋地俯瞰广阔大地。
# 顾慕:声音停住不散貌。
"蹋动樛盘枝":踩动盘曲的树枝,
# 樛盘:曲折盘结。
"龙蛇互跳跃":树枝如龙蛇般相互跳跃。
# 龙蛇:喻指松树屈曲之枝干。
"俯瞰九江水":向下俯瞰九江的水,
# 九江:长江在出峡后流经平坦地区,分为众多支流,故有荆江“九派”之称。
"旁瞻万里壑":向旁边眺望万里山谷。
"无心眄乌鸢":无心斜视乌鸦和老鹰,
# 乌鸢:乌鸦与老鹰,均为贪食之鸟。
"有字悲城郭":像丁令威化鹤归来对城郭变化的悲伤。
# 有字悲城郭:《艺文类聚》卷九○《鸟部上》引《列仙传》:“苏耽去后,忽有白鹤十数只,夜集郡东门楼上,一只口画作书字,言曰:‘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当复归。’咸谓是耽。”又,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佪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清角已沉绝":清角之音已经沉寂断绝,
# 清角:传说师旷弹奏清商,有玄鹤来集舞鸣。清角之悲又甚于清商。
"虞韶亦冥寞":虞舜时的韶乐也已寂静。
# 虞韶:虞舜时之乐曲名。汉班固《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鶱翻勿重留":高飞不要过多停留,
# 鶱翻:飞翔。鶱:一作骞。
"幸及钧天作":希望赶上天上钧天广乐的演奏。
# 钧天:钧天广乐之省。《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指天上之音乐。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题材的诗。描绘了在江陵之地,渚宫佛庙台下松树在晴日与残雪映衬下的景象,随后着重刻画一只从九霄外“孤飞唳空”而来的鹤,它声如风中振铃清脆,羽似丝绸光泽悦目。通过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清旷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精神气质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渚宫本坳下,佛庙有台阁。台下三四松,低昂势前却。”开篇点明地点为地势低洼的渚宫,佛庙台阁矗立于此,台下几株松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幅寺庙与松树相互映衬的画面,为全诗定下清幽基调。“是时晴景丽,松梢残雪薄。日色相玲珑,纤云映罗幕。”描绘了晴日里,松梢残雪渐融,阳光明媚,与薄云相互辉映,宛如罗幕的美好景象。通过对晴景、残雪、日光、纤云的描写,营造出清新明丽的氛围,展现自然景色的细腻之美。“逡巡九霄外,似振风中铎。渐见尺帛光,孤飞唳空鹤。”先写鹤在九霄之外徘徊,鸣声如风中铎铃清脆传来,随后鹤身姿渐显,如尺帛光亮,孤飞空中且唳声回荡。从听觉到视觉,描绘鹤自远及近,突出其超凡脱俗的形象。“裴回耀霜雪,顾慕下寥廓。蹋动樛盘枝,龙蛇互跳跃。”写鹤在霜雪般的光芒中徘徊,俯瞰广袤大地,落在盘曲松枝上,使树枝如龙蛇跳跃。刻画鹤的姿态,借鹤视角展现广阔景象,体现鹤的自在与周围环境的灵动。“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无心眄乌鸢,有字悲城郭。”鹤俯瞰江水、远瞻山谷,对乌鸢不屑一顾,却因城郭变迁而悲伤。借鹤表达对广阔天地的俯瞰与对世事变化的感慨,流露出一种超脱又悲悯的情怀。“清角已沉绝,虞韶亦冥寞。鶱翻勿重留,幸及钧天作。”人间雅乐清角、虞韶已然沉寂,诗人借劝鹤高飞勿留,速归钧天,传达自己渴望摆脱尘世,追寻高远纯净境界的期望,深化诗歌主题。
上一篇:唐·王维《山居即事》
下一篇:唐·杜牧《齐安郡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