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卫森画戟":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
# 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森:密密地排列。,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
"燕寝凝清香":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
# 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燕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此燕字也通“宴”,但义为休息。
"海上风雨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
#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逍遥池阁凉":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
"烦疴近消散":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
# 近:一作正。,烦疴: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嘉宾复满堂":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
"自惭居处崇":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
# 居处崇:地位显贵。
"未睹斯民康":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
# 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理会是非遣":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
#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性达形迹忘":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
# 形迹:指世俗礼节。,达:旷达。
"鲜肥属时禁":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
#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蔬果幸见尝":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
# 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俯饮一杯酒":我俯首饮下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
#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聆:听。
"神欢体自轻":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
# 神欢:精神欢悦。
"意欲凌风翔":我真想要凌风飞翔。
# 风:一作云。
"吴中盛文史":苏州有众多才士,
# 吴中:苏州的古称。
"群彦今汪洋":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
# 汪洋: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群彦:群英。
"方知大藩地":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
# 地:一作盛。,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岂曰财赋疆":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 财赋疆: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疆,一作彊,又一作强。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燕集诗。此诗围绕与文士宴集之事展开,抒发了诗人个人情怀。诗中,诗人因自己居处位高,未能深入了解百姓疾苦而深感惭愧。
2. 分段赏析
首层起笔绘宴集之境,紧扣“郡斋雨中”四字展开。诗中描述了兵卫禁森、宴厅暗香浮动的场景,尽显刺史位高权尊、威严赫赫。但诗人此述,并非炫耀自矜,实则为后文“自惭”之情埋下伏笔。当此雨中宴集,池阁清凉如水,雨景如诗如画,且公务皆消,一身轻闲。加之久病初愈,精神焕发,面对满堂嘉宾,诗人难掩喜悦,寥寥数语,洒脱豪迈,气概尽显。第二层“自惭”以下四句,笔锋一转,引出宴前感慨。“自惭居处崇”,其意并非仅因居处高大华贵而自愧,更因“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这类彰显刺史威严的元素,让诗人愈发感受到自身肩负的重任。“未睹斯民康”,即未能亲见百姓安乐,乃是触发其“自惭”的直接动因。诗人秉持儒家仁政爱民的理念,自然将百姓的安乐与自身的华贵、威严以及高居之位相较。更将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作相联系,深知自己地位崇高却无功受禄,深感惭愧与不安。这种深刻认知,源于他多年担任地方官的亲身体验。为了排解内心矛盾,诗人借助老庄思想,以“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自我宽慰,暂且忘却烦忧,得以安心享受宴集之乐。第三层“鲜肥”以下六句,呈现的是诗人对此次宴集的愉悦感受。此次宴集恰逢禁屠之日,席间并无鱼肉鲜肥之味,而是以果蔬为主。由此可见,与宴者的欢乐并非源于口腹之欲,而是聚焦于以酒会友、吟诗作赋的雅趣。诗人得意地吟道:“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面品味美酒,一面聆听他人吟诵佳作,满心欢喜,身体亦倍感轻盈,仿佛要凌风翱翔。末层为最后四句,诗人顿悟,自己虽领君命守护大藩,治理东南财赋重地,但更觉庆幸的是东南地区人才辈出、文史昌盛。这一结尾不仅承接上文,进一步阐发情趣,还暗含州守应以文教振兴邦国的深刻寓意。在结构上,既呼应全诗枢纽“烦疴”至“未睹”四句,又契合燕集诗的体裁要求,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3. 作品点评
韦应物的这首诗艺术造诣颇高,同时更展现出作者居安思危的高尚襟怀。“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一句,体现了他能够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即便身处安稳优渥之境,也能心系民生疾苦,每享一餐都不忘百姓生活的艰辛,这正是他关切民众、力求做好政务的内在驱动力。
# 都雅雍裕。每读韦诗,觉其如兰之喷。“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意境何其清旷!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十
# 兴起大方,逐渐叙次,情词蔼然,可谓雅人深致。末以文士胜于财赋,成为深识至言,是通首宿处。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卷一
# 刘太真《与韦苏州书》云:“(顾著作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吴、何始精于理意,缘情体物,称诗人指。后之传者,甚失其源,唯足下制其横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则知苏州诗为当时所贵如此。《燕集》所作、乃“兵卫森剑戟,燕寝凝清香”也。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 (白)乐天《吴郡诗石记》独书“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起处十字,清绮绝伦,为富丽诗句之冠。中段会心语亦可玩。
宋刘辰翁《韦孟全集》
# 居然有唐第一手。起“兵卫”云云,谁知公意在“自惭居处”之“崇”。
清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莽苍中森秀郁郁,便近汉魏。“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二语,起法高古。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 薛文清居官,每诵韦“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之句,以为惕然有警于心。又“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谓可以为守身之戒。余谓左司此等句,数不可更仆,如“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固见称于紫阳也。然则韦公足当良吏之目,而后世徒重其诗,谓之知言可乎?
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 最为警策。
清汪士宏《吴郡诗石记》
# 为一代绝唱。
明杨慎《升庵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