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ùn
zhāi
zhōng
zhū
wén
shì
yàn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bīng
wèi
sēn
huà
yàn
qǐn
níng
qīng
xiāng
hǎi
shàng
fēng
zhì
xiāo
yáo
chí
liáng
fán
jìn
xiāo
sàn
jiā
bīn
mǎn
táng
cán
chǔ
chóng
wèi
mín
kāng
huì
shì
fēi
qiǎn
xìng
xíng
wàng
xiān
féi
shǔ
shí
jìn
shū
guǒ
xìng
jiàn
cháng
yǐn
bēi
jiǔ
yǎng
líng
jīn
zhāng
shén
huān
qīng
líng
fēng
xiáng
zhōng
shèng
wén
shǐ
qún
yàn
jīn
wāng
yáng
fāng
zhī
fān
yuē
cái
jiāng

译文

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我俯首饮下一杯酒,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我真想要凌风飞翔。苏州有众多才士,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逐句剖析

"兵卫森画戟":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

# 画戟:因饰有画彩,称画戟,常用作仪仗。唐刺史常由皇帝赐戟。戟,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森:密密地排列。,兵卫:持执兵器的侍卫。

"燕寝凝清香":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

# 清香:室中所焚之香。唐李肇《国史补》云:“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在焚香扫地而坐。”,燕寝: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这里指私室,即上“郡斋”。此燕字也通“宴”,但义为休息。

"海上风雨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

# 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逍遥池阁凉":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

"烦疴近消散":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

# 近:一作正。,烦疴:指因暑热产生的困顿烦躁。疴,本指疾病。

"嘉宾复满堂":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

"自惭居处崇":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

# 居处崇:地位显贵。

"未睹斯民康":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

# 斯民康: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理会是非遣":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

# 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性达形迹忘":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

# 形迹:指世俗礼节。,达:旷达。

"鲜肥属时禁":荤腥不宜于盛夏的时光,

# 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蔬果幸见尝":请大家把蔬菜和水果品尝。

# 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俯饮一杯酒":我俯首饮下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抬头敬听各位金玉般声韵优美的文章。

# 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聆:听。

"神欢体自轻":心情欢畅身子也变得轻捷,

# 神欢:精神欢悦。

"意欲凌风翔":我真想要凌风飞翔。

# 风:一作云。

"吴中盛文史":苏州有众多才士,

# 吴中:苏州的古称。

"群彦今汪洋":俊秀的人物济济一堂。

# 汪洋:原意水势浩大。这里指人才济济。,群彦:群英。

"方知大藩地":我明白都市所以宏大,

# 地:一作盛。,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岂曰财赋疆":并非多物产而是盛于文章。

# 财赋疆:安史之乱后,天下财赋,仰给于东南。苏杭一带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疆,一作彊,又一作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是一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描写与文人雅士宴集的场景,并抒发诗人的内心感怀。这首诗可划分为四个部分:首六句为第一层,着重勾勒宴会环境氛围;“自惭”之后四句构成第二层,抒发诗人宴前的感慨;从“鲜肥”以下六句为第三层,细腻刻画诗人对宴集的美好体验;末四句为第四层,既承接前文延续雅趣,又隐约流露作为州郡长官以文教振兴邦国的深意。整首诗在人物情态的描绘与哲思抒发中彰显官员的胸襟气度,诗人自感居处高远而无法体察民间疾苦,展现其居安思危、心系黎民的济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系韦应物晚年主政姑苏期间创作的宴集诗篇。诗人时任江南重镇苏州的军政长官,通过纪实性书写记录了郡斋雨中的雅集活动,在江南特有的氤氲水汽中折射出晚唐士人的生存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燕集诗。此诗围绕与文士宴集之事展开,抒发了诗人个人情怀。诗中,诗人因自己居处位高,未能深入了解百姓疾苦而深感惭愧。

2. 分段赏析

首层起笔绘宴集之境,紧扣“郡斋雨中”四字展开。诗中描述了兵卫禁森、宴厅暗香浮动的场景,尽显刺史位高权尊、威严赫赫。但诗人此述,并非炫耀自矜,实则为后文“自惭”之情埋下伏笔。当此雨中宴集,池阁清凉如水,雨景如诗如画,且公务皆消,一身轻闲。加之久病初愈,精神焕发,面对满堂嘉宾,诗人难掩喜悦,寥寥数语,洒脱豪迈,气概尽显。第二层“自惭”以下四句,笔锋一转,引出宴前感慨。“自惭居处崇”,其意并非仅因居处高大华贵而自愧,更因“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这类彰显刺史威严的元素,让诗人愈发感受到自身肩负的重任。“未睹斯民康”,即未能亲见百姓安乐,乃是触发其“自惭”的直接动因。诗人秉持儒家仁政爱民的理念,自然将百姓的安乐与自身的华贵、威严以及高居之位相较。更将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作相联系,深知自己地位崇高却无功受禄,深感惭愧与不安。这种深刻认知,源于他多年担任地方官的亲身体验。为了排解内心矛盾,诗人借助老庄思想,以“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自我宽慰,暂且忘却烦忧,得以安心享受宴集之乐。第三层“鲜肥”以下六句,呈现的是诗人对此次宴集的愉悦感受。此次宴集恰逢禁屠之日,席间并无鱼肉鲜肥之味,而是以果蔬为主。由此可见,与宴者的欢乐并非源于口腹之欲,而是聚焦于以酒会友、吟诗作赋的雅趣。诗人得意地吟道:“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面品味美酒,一面聆听他人吟诵佳作,满心欢喜,身体亦倍感轻盈,仿佛要凌风翱翔。末层为最后四句,诗人顿悟,自己虽领君命守护大藩,治理东南财赋重地,但更觉庆幸的是东南地区人才辈出、文史昌盛。这一结尾不仅承接上文,进一步阐发情趣,还暗含州守应以文教振兴邦国的深刻寓意。在结构上,既呼应全诗枢纽“烦疴”至“未睹”四句,又契合燕集诗的体裁要求,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3. 作品点评

韦应物的这首诗艺术造诣颇高,同时更展现出作者居安思危的高尚襟怀。“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一句,体现了他能够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即便身处安稳优渥之境,也能心系民生疾苦,每享一餐都不忘百姓生活的艰辛,这正是他关切民众、力求做好政务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都雅雍裕。每读韦诗,觉其如兰之喷。“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意境何其清旷!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十

# 兴起大方,逐渐叙次,情词蔼然,可谓雅人深致。末以文士胜于财赋,成为深识至言,是通首宿处。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卷一

# 刘太真《与韦苏州书》云:“(顾著作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是何情致畅茂遒逸如此!宋齐间,沈、谢、吴、何始精于理意,缘情体物,称诗人指。后之传者,甚失其源,唯足下制其横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于足下之文见之矣:则知苏州诗为当时所贵如此。《燕集》所作、乃“兵卫森剑戟,燕寝凝清香”也。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 (白)乐天《吴郡诗石记》独书“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起处十字,清绮绝伦,为富丽诗句之冠。中段会心语亦可玩。

宋刘辰翁《韦孟全集》

# 居然有唐第一手。起“兵卫”云云,谁知公意在“自惭居处”之“崇”。

清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莽苍中森秀郁郁,便近汉魏。“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二语,起法高古。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 薛文清居官,每诵韦“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之句,以为惕然有警于心。又“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谓可以为守身之戒。余谓左司此等句,数不可更仆,如“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固见称于紫阳也。然则韦公足当良吏之目,而后世徒重其诗,谓之知言可乎?

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

# 最为警策。

清汪士宏《吴郡诗石记》

# 为一代绝唱。

明杨慎《升庵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复《夏日》

下一篇:唐·杜甫《江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