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lóu
yuè
·
·
chūn
lái
liǎo

朝代:宋作者:黎廷瑞浏览量:3
chūn
lái
liǎo
gēn
jiǎo
shù
huā
kāi
zǎo
huā
kāi
zǎo
shuǐ
cūn
shān
guō
nèn
hóng
qīng
xiǎo
lǒng
tóu
chù
lín
hóng
鸿
yǎo
zhī
xíng
rén
shǎo
xíng
rén
shǎo
jiāng
nán
àn
běi
fēng
cǎo

译文

春天到来了。孤独的根上挺拔的树早早地开了花。花儿开得早。水边村庄山峦城郭,清晨嫩红初绽。在那陇头哪里有鱼雁的踪迹。想要寄出去一枝。远行的人很少。大江的南岸,北风吹得枯草低伏。

逐句剖析

"春来了":春天到来了。

"孤根矫树花开早":孤独的根上挺拔的树早早地开了花。

"花开早":花儿开得早。

"水村山郭":水边村庄山峦城郭,

"嫩红清晓":清晨嫩红初绽。

"陇头何处鳞鸿杳":在那陇头哪里有鱼雁的踪迹。

"一枝欲寄行人少":想要寄出去一枝。

"行人少":远行的人很少。

"大江南岸":大江的南岸,

"北风低草":北风吹得枯草低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秦楼月・春来了》是宋代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春景,点明春天到来,孤根矫树早早开花,展现水村山郭嫩红清晓之景,以乐景衬哀情。下片则转入抒情,用“陇头鳞鸿杳”“行人少”等语,借欲寄梅枝却难寻行人,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音信难通的哀怨。写作手法上,情景交融,以景起兴,引发情感。全词风格蕴藉,借春景巧妙烘托闺妇对行人的思念与怅惘,虽无直白倾诉,却意味深长,在委婉含蓄中尽显词人的细腻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词人

黎廷瑞(1250?~1298?),宋代词人。字祥仲,号芳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肇庆府司法参军,未上任。宋朝灭亡后,隐居山中十年。后摄本路教授。其诗古朴幽婉,如《送梁必大归杭省亲》《田家》。其词沉郁悲凉,如《大江东去·题项羽庙》《一翦梅·菊酒》。有《芳洲集》三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来了”,简洁开篇,点明时令,引发读者对春日景象的联想,为全词奠定基调。“孤根矫树花开早”,描绘孤树早花,“孤根”“矫树”塑造出一种孤寂而倔强的形象,暗示主人公心境,花开之“早”则在惊喜中添一丝异样情愫。“花开早”,重复强调,突出对春来之早、花开之早的关注,强化情感。“水村山郭,嫩红清晓”,描绘春日清晨水村山郭嫩红初绽的画面,展现出清新明丽的春景,以乐景衬后文的哀情。“陇头何处鳞鸿杳”,化用陆凯寄梅典故,“陇头”点明地点,“鳞鸿杳”言音信全无,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期盼落空的惆怅。“一枝欲寄行人少”,承接上句,想寄梅枝表心意,却无奈行人稀少,难托相思,进一步渲染孤独与失落。“行人少”,再次重复,强化这种无奈与哀怨。“大江南岸,北风低草”,以景结情,描绘大江南岸北风劲吹、衰草连天的景象,营造出萧索、凄凉氛围,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怅惘,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太平瑞圣花》

下一篇:宋·张镃《雪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