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玄武湖中":不知道那玄武湖中的,
"一瓢春水何人借":那一瓢春水是被何人借走了。
"裁冰剪雨":雪花好似被裁剪的冰、剪断的雨,
"等闲占断":不经意间便占据了,
"桃花春社":这桃花盛开的春社时节。
"古阜花城":古老的山岗与繁华的都市,
"玉龙盐虎":雪后的山峦好似白色的玉龙和盐堆成的老虎,
"夕阳图画":在夕阳的映照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是东风吹就":这雪景是东风吹聚而成的,
"明朝吹散":明天又会被东风吹散,
"又还是、":这一切都是,
"东风也":由东风主宰的啊。
"回首当时光景":回首往昔的景象,
"渺秦淮、":那浩渺的秦淮河,
"绿波东下":碧绿的水波悠悠向东流去。
"滔滔江水":滔滔不绝的江水,
"依依山色":轻柔的山色,
"悠悠物化":世间万物都在悠悠地变化着。
"璧月琼花":那如璧玉的明月、似美玉的花朵,
"世间消得":在这世间又能经受得住,
"几多朝夜":多少个白天和黑夜呢。
"笑乌衣、":可笑那乌衣巷中的人们,
"不管春寒":全然不顾这春寒料峭,
"只管说、":只是一味地谈论着,
"兴亡话":朝代的兴亡之事。
宋末元初词人
黎廷瑞(1250?~1298?),宋代词人。字祥仲,号芳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肇庆府司法参军,未上任。宋朝灭亡后,隐居山中十年。后摄本路教授。其诗古朴幽婉,如《送梁必大归杭省亲》《田家》。其词沉郁悲凉,如《大江东去·题项羽庙》《一翦梅·菊酒》。有《芳洲集》三卷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片,“不知玄武湖中,一瓢春水何人借”,开篇以新奇的想象,提出不知玄武湖的一瓢春水被谁借去,营造出空灵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也引发读者的好奇。“裁冰剪雨,等闲占断,桃花春社”,描绘出雪后春天的独特景象,冰雪如同被裁剪,春雨似被剪断,不经意间,桃花盛开,春社时节已至,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在雪景中透露出春的气息。“古阜花城,玉龙盐虎,夕阳图画”,“古阜花城”点明金陵古老的城郭和繁华的都市风貌,“玉龙盐虎”形象地比喻雪后山上的雪景,如玉龙、盐虎般壮观,在夕阳的映照下,构成一幅绚丽的图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烘托出金陵的古朴与壮美。“是东风吹就,明朝吹散,又还是、东风也”,东风吹来了美丽的雪景,可到明天又会将其吹散,一切都在东风的掌控之中,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下片,“回首当时光景,渺秦淮、绿波东下”,作者回首过去的景象,看到秦淮河在远处蜿蜒流淌,绿波向东逝去,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曾经的秦淮风光,思绪在时空之间穿梭。“滔滔江水,依依山色,悠悠物化”,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依依山色连绵不绝,世间万物都在悠悠地变化着,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在山水的映衬下,更显人事的沧桑变化。“璧月琼花,世间消得,几多朝夜”,“璧月琼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然而这些美好在世间能留存的时间有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时光匆匆的无奈。“笑乌衣、不管春寒,只管说、兴亡话”,“乌衣”指代曾经在金陵城中生活过的贵族子弟,他们不顾春寒,只知谈论兴亡之事,作者以略带嘲讽的口吻,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和渺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兴亡的思考和感慨。
下一篇:宋·黄庚《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