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zhì
zuò

朝代:唐作者:权德舆浏览量:1
xuán
shū
tíng
yùn
xiāng
cuò
xíng
yán
jǐng
jīn
yīn
shēng

译文

天上的星辰无休无止的转动,地面上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运行。传话给炎热的夏天,从今日起昼短夜长,阴气开始萌动,秋冬慢慢会来人间了。

逐句剖析

"璿枢无停运":天上的星辰无休无止的转动,

# 璿枢:此处应指北斗,代指星辰。古人认为北斗的逗柄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转动。璿,北斗第二星;枢,即天枢,北斗第一星。

"四序相错行":地面上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运行。

# 相错行:更迭运行。,四序:春夏秋冬四季。

"寄言赫曦景":传话给炎热的夏天,

# 赫曦景:光明炎热的展观,即炎夏。

"今日一阴生":从今日起昼短夜长,阴气开始萌动,秋冬慢慢会来人间了。

# 一阴生:夏至后,夜晚渐长,古人认为是阴气萌动,逐渐进人秋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至日作》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夏至节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现象揭示宇宙运行的规律。前两句“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写北斗星永不停歇地运转,四季更替有序,展现天地运行的宏大景象。后两句“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点明夏至日阳气最盛时阴气已悄然萌生,暗含物极必反的哲理。全诗语言简练,运用天文意象与节气特点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敏锐观察,又传递出对生命循环、盛衰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中“赫曦”“阴生”的对比,生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生的辩证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名士权皋之子。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迁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权德舆为贞元、元和两朝文坛盟主,也是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文章著名,为文“尚气尚理”,主张“体物导志”“有补于时”,不满于“词或侈靡,理或底伏”之衰薄文风。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其诗以五言居多,五古、五律赡缛浑厚,颇多佳作。严羽《沧浪诗话》谓其诗“有绝似盛唐者”。代表作品有《两汉辨亡论》《玉台体》《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夏天的五言绝句,诗人深刻地指出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并以此警示世人:炽热的夏日,正是庄稼蓬勃生长、籽粒饱满、孕育丰饶之季。此时此刻,需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精心加强田间管理,方能确保收获之盛。

2. 分段赏析

“璿枢无停运”:“璿枢”指北斗七星,象征天体运行。诗人开篇即以星象起兴,揭示宇宙永恒运动的规律。“无停运”三字铿锵有力,既写北斗周而复始的运转,又暗喻时光流逝不可阻挡的哲理。“四序相错行”:承接首句的宇宙视角,转向四季更迭。“相错行”生动展现春夏秋冬交替进行的自然规律,其中“错”字精妙,暗含阴阳消长的辩证关系,为后文“一阴生”埋下伏笔。“寄言赫曦景”:笔锋转向夏至景象。“赫曦”形容烈日炎炎之态,诗人却用“寄言”二字赋予人的特征,仿佛在与盛夏对话。这种拟人手法使自然现象具有了灵性,暗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今日一阴生”:点明夏至的阴阳变化之理。虽值盛夏极阳之时,阳气已达顶点,阴气却悄然萌生(古代认为夏至“阳极阴生”)。“一阴生”三字举重若轻,既符合天文历法知识,又蕴含物极必反的哲学智慧。全诗仅二十字,却构建了“宇宙—四季—节气—阴阳”的完整认知体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池上二绝》

下一篇:唐·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