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ān
宿
zhāi
yǒu
fu
cǎi
jié
zhī
kuàng
shī
huán

朝代:唐作者:权德舆浏览量:2
liáng
chén
dāng
xié
lǎo
zhù
qiān
nián
cǎi
tóng
xīn
qīng
yìng
xiān
liáo
zhāi
huà
shěng
kuǎn
xiāng
jiān
gèng
xiǎng
chuán
shāng
chù
sūn
hái
biàn
qián

译文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逐句剖析

"良辰当五日":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

# 良辰:美好的时光。

"偕老祝千年":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

"彩缕同心丽":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

# 同心:相同的心愿。,彩缕:彩色丝线。

"轻裾映体鲜":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尚书省内一片寂静,

# 画省:指尚书省。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或称“粉省”﹑“粉署”。,斋:屋舍。,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

"款曲擘香笺":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

# 香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款:一作疑。

"更想传觞处":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

# 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孙孩遍目前":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 孙孩:是一个典故,信是孙巨源的侍女胡琴写给苏东坡的,信以回文诗写成,将苏东坡比作自己的丈夫,并决定在五天后去追赶苏东坡。“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苏东坡《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苏东坡把胡琴的回文诗读了一遍又一遍,满眼都是“孙孩”(孙巨源)的影子,还兴奋得填了一首词寄给陈述古: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五言律诗,以端午节为创作背景,将节日的欢庆与对人生的期许融为一体,于质朴文字间流淌真挚情感。诗人以节日的祥瑞为切入点,借彩缕同心、轻裾映体等意象,生动勾勒出端午的喜庆氛围与服饰之美,继而笔锋一转,描绘自己在衙门斋室中挥毫作诗的寂寥场景,以清幽之境衬深情。尾联更以想象之笔,展现举杯欢庆时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寄托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对眼前事物的细腻刻画,又融入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平淡自然的叙述中,传递出深婉悠长的情韵,展现出朴素诗风下的天然意趣,令人读来倍感温馨且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名士权皋之子。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迁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权德舆为贞元、元和两朝文坛盟主,也是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文章著名,为文“尚气尚理”,主张“体物导志”“有补于时”,不满于“词或侈靡,理或底伏”之衰薄文风。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其诗以五言居多,五古、五律赡缛浑厚,颇多佳作。严羽《沧浪诗话》谓其诗“有绝似盛唐者”。代表作品有《两汉辨亡论》《玉台体》《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源于端午佳节礼部值守时的经历。在唐代,端午备受重视,帝王常赐宴群臣、赏赐节物,民间亦有佩长命缕、互祝长寿等习俗。端午当日,权德舆因公务需在礼部值宿,无法与家人团聚,家人送来衣服和彩结寄托思念。他身处寂寥斋室,目睹衣物彩结,联想到民间端午互祝“偕老祝千年”的传统,以及“彩缕同心丽”的装饰习俗,心中感慨万千,遂挥笔写下此诗,既回应家人心意,描绘端午风俗,也抒发对家中亲眷欢聚场景的深切思念,尽显平淡语句下的深厚情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诗是一首写端午时节礼部生活的五言律诗,借端午互祝长寿、彩缕装饰、尚书省斋室寂寥、想象家中孙辈欢聚等景象,写出了诗人在端午佳节于礼部值守时,对节日风俗的描绘,对孤寂心境的抒发,以及对天伦之乐的深切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开篇以端午祈愿长寿的传统习俗为典,传递节日祝福;“彩缕”呼应端午佩长命缕辟邪祈福的典故,增添节日氛围;尾联“孙孩”化用天伦之乐的意象,寄托对阖家团圆的期盼,使诗歌在平淡叙事中暗含深厚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首联“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开篇便点明了端午节这一特殊时日,“良辰”一词,满含对端午佳节的珍视与喜爱。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互道祝福,祈愿彼此能与亲人相伴长久,尽享天伦,“偕老祝千年”直白地展现出节日里人们对长寿、对阖家团圆的殷切期盼,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将端午佳节众人互致美好祝愿的风俗生动呈现。颔联“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笔触聚焦于节日的装饰细节。端午时节,人们衣服上系着五彩丝线,这些彩缕色泽艳丽,相互交织成同心的样式,既美观又寓意着大家拥有共同祈愿,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身着轻盈衣裙的人们,在彩缕的映衬下,身姿愈发显得鲜活明艳,此句进一步渲染出端午日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端午的服饰风俗。颈联“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诗的氛围陡然一转。诗人所处的尚书省斋室,在这热闹的端午佳节,显得格外寂静空旷。“寂寥”二字,将环境的清冷孤寂展露无遗。在这静谧之中,诗人满怀深情地展开香笺,似要借笔墨倾诉内心的种种思绪,于热闹节日氛围的映衬下,更凸显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宁静与深沉。尾联“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诗人思绪飘远,想象着家中亲人们举杯欢庆、其乐融融的场景,眼前仿佛浮现出孙辈们围绕身边,嬉笑玩耍的画面。这一想象,既饱含着诗人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阖家团圆、子孙满堂美好生活的热切憧憬,为全诗画上温情且悠长的句号。

4. 作品点评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凭借对端午典故的运用,将节日所见所感,融入平淡字句之中,于朴素间彰显天然韵味,在简约的叙述中蕴含深厚情致,尽显传统节日魅力与诗人细腻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除夜》

下一篇:唐·张籍《夏日闲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