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é
·
·
xiǎo
méng
lóng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1
xiǎo
méng
lóng
qián
bǎi
niǎo
cōng
cōng
cōng
cōng
líng
rén
bài
yuè
lóu
kōng
nián
jīn
dōng
mén
dōng
xiān
zhuāng
huī
yìng
táo
huā
hóng
táo
huā
hóng
chuī
kāi
chuī
luò
rèn
dōng
fēng

译文

清晨,雾朦胧,小溪边百鸟啼鸣。百鸟啼鸣,佳人一去,拜月楼儿空空。去年今日东门东,人面桃花相映红。相映红,吹开桃花,吹落桃花,都是东风。

逐句剖析

"晓朦胧":清晨,雾朦胧,

# 晓:晓色。

"前溪百鸟啼匆匆":小溪边百鸟啼鸣。

# 前溪:溪名。在湖州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

"啼匆匆":百鸟啼鸣,

"凌波人去":佳人一去,

#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后代指美人。

"拜月楼空":拜月楼儿空空。

# 拜月楼:泛指闺楼。古代妇女有拜新月的风俗。

"去年今日东门东":去年今日东门东,

"鲜妆辉映桃花红":人面桃花相映红。

# 鲜妆辉映桃花红:盛装。化用唐朝诗人崔护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红":相映红,

"吹开吹落":吹开桃花,吹落桃花,

"一任东风":都是东风。

# 东风:春风。,一任:听任,任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秦娥·晓朦胧》是宋代贺铸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阕描绘清晨朦胧中百鸟啼鸣的生机,却以“凌波人去,拜月楼空”转折,暗示佳人已逝、楼阁空寂。下阕回忆去年今日与佳人相会的情景,鲜妆与桃花相映生辉,而今桃花依旧盛开却已物是人非,只能任由东风吹落。全词语言凝练,意象鲜明,通过“桃花红”的盛开与凋零,隐喻人生的繁华与寂灭,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同时,词中“一任东风”也透露出词人面对命运无奈接受后的释然与超脱,情感深沉而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日离别词。全词描绘了清晨鸟鸣溪畔却人去楼空的孤寂场景,并回忆去年今日与佳人在桃花下的明媚相聚,借桃花被东风吹开又吹落的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情人离散的深切怅惘与命运无常的无奈悲凉。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描绘出一幅清晨朦胧、百鸟匆忙啼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却又略带匆促的氛围。“啼匆匆”叠用,强化了鸟啼的急切感。而“凌波人去,拜月楼空”笔锋陡转,“凌波”原指女子步履轻盈,这里点明佳人已离去,往昔拜月之楼如今空寂无人,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下片“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回忆去年今日与佳人在东门相遇的情景,佳人鲜妆艳抹,与娇艳的桃花相互映衬,画面美好动人,展现出往昔的甜蜜与温馨。“桃花红”再次叠用,强调了桃花的艳丽,也加深了读者对美好场景的印象。结尾“吹开吹落,一任东风”,桃花在东风的吹拂下随意开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与易逝,表达了词人对人生聚散无常、命运无法自主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上阕以远韵胜,下阕有“崔护桃花已隔年”之感。开落听诸东风,妙在不说尽,味在酸咸外矣。

清俞陛云《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蓦山溪·画桥流水》

下一篇:宋·贺铸《金凤钩·江南又叹流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