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楹累栋架崔嵬":雕刻精美的柱子和层层叠叠的栋梁构建起巍峨高大的亭台,
# 崔嵬:高耸貌。,楹:柱也。
"院宇生烟次第开":庭院之间升腾起烟雾,依次地展现开来。
"为向西窗添月色":为了给西边的窗户增添月色下的美感,
"岂辞南海取花栽":怎会推辞到南海去选取花卉来栽种。
# 南海:今广东沿海一带。其地多奇花异草,故京中士大夫不惜用重金购买,以炫显赫。
"意将画地成幽沼":心里想着要在地上规划出幽静的池沼,
# 幽沼:幽静的池塘。
"势拟驱山近小台":气势上打算把山移到靠近小亭台的地方。
"清境渐深官转重":这清幽的环境越来越深邃,而我的官职也渐渐变得重要。
# 官转重:指主人的官职升高。
"春时长是别人来":春天的时候常常是别人来到这里。
# 别人:别离之人。
唐代诗人
秦韬玉(?~?),唐代诗人。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和间从僖宗至蜀,赐进士出身,后依附宦官,官工部侍郎。秦韬玉少有辞藻,擅长歌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恬和浏亮”,尤长于七律。其诗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品有《织锦妇》《贵公子行》《天街》《豪家》等。
1. 分段赏析
“雕楹累栋架崔嵬,院宇生烟次第开”两句描绘了亭台的外观与周边景象。“雕楹累栋”细致刻画了亭台柱子雕刻精美、屋梁层叠的华丽构造,“架崔嵬”则突出其巍峨高耸的气势;“院宇生烟次第开”写出庭院间烟雾袅袅升起,院落依次展现的朦胧、开阔之感,为亭台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氛围,直观展现出亭台所在环境的壮观与神秘。“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两句展现了主人装点亭台的用心。为了让西窗月色更添雅致,不惜远从南海取来花卉栽种,“岂辞”二字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毫不推辞,体现出主人对亭台景致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从侧面烘托出对亭台的重视与喜爱,展现出一种追求极致美感的生活情趣。“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两句进一步描写对亭台周边环境的规划。“意将”“势拟”表明是设想与计划,想要在地上规划出幽静的池沼,还打算把山移到小台附近,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对亭台周边景观改造的宏大构思,展现出一种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营造方式,凸显出主人对亭台整体环境打造的用心与热情。“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两句点明现状与感慨。随着亭台环境愈发清幽深邃,诗人的官职也逐渐加重,“春时长是别人来”则透露出因公务繁忙,在美好的春天里,自己反而常不能享受亭台之景,多是他人前来,在客观陈述中暗含对不能常享此清幽环境的遗憾,也流露出对当下难得悠闲生活的珍惜与回味。
# 二语(按指“意将画地”二句)作势,落出结句冷然。
清毛张健《唐体馀编》
上一篇:唐·冯延巳《芳草渡》
下一篇:唐·李中《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