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ǒu

朝代:唐作者:秦韬玉浏览量:1
shuāng
shí
zhǐ
xiān
xiān
shì
fēng
liú
niān
luán
jìng
qiǎo
shū
yún
cuì
dài
huà
lóu
xián
wàng
zhū
lián
jīn
bēi
yǒu
qīng
qīng
diǎn
yín
xiāng
xuán
xuán
tiān
yīn
jiǎn
dāo
xián
dào
lěng
rén
liǎo
nòng
rén
rán

译文

十指如玉般纤细修长,不沾染与风流无关的事物。对着鸾鸟铜镜,细致描画均匀的青黛眉色,在雕梁画栋的楼阁中,闲来轻掀珠帘远望。手持金杯时指尖轻快,似有欢欣,为银制鸭形香炉缓缓添香,却无香气缭绕。因剪刀冰凉而抱怨,随手掷在一旁。呵热气融化泥塑人像的胡须,拿在手中把玩。

逐句剖析

"一双十指玉纤纤":十指如玉般纤细修长,

"不是风流物不拈":不沾染与风流无关的事物。

"鸾镜巧梳匀翠黛":对着鸾鸟铜镜,细致描画均匀的青黛眉色,

"画楼闲望擘珠帘":在雕梁画栋的楼阁中,闲来轻掀珠帘远望。

"金杯有喜轻轻点":手持金杯时指尖轻快,似有欢欣,

"银鸭无香旋旋添":为银制鸭形香炉缓缓添香,却无香气缭绕。

"因把剪刀嫌道冷":因剪刀冰凉而抱怨,随手掷在一旁。

"泥人呵了弄人髯":呵热气融化泥塑人像的胡须,拿在手中把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手》是唐代诗人秦韬玉创作的七言律诗,通过对手部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女性风情。全诗以“手”为线索,前四句描绘女子纤纤玉指的形态及梳妆场景,“鸾镜巧梳”“画楼闲望”体现其娴静优雅;后四句聚焦手部动态,“金杯点唇”“银鸭添香”暗含慵懒情态,“剪刀嫌冷”“呵手弄髯”则通过生活细节流露亲昵意趣。全诗语言清丽婉转,通过手部动作串联起梳妆、休憩、戏谑等场景,既展现女性柔美特质,又暗含对生活情趣的捕捉。虽未深入拓展意境,但工笔描摹的细腻与场景转换的自然,使作品成为观察唐代女性生活风貌的生动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秦韬玉(?~?),唐代诗人。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和间从僖宗至蜀,赐进士出身,后依附宦官,官工部侍郎。秦韬玉少有辞藻,擅长歌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恬和浏亮”,尤长于七律。其诗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品有《织锦妇》《贵公子行》《天街》《豪家》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双十指玉纤纤”以白描直写手指纤长柔美,“玉”字暗喻肤色莹洁,奠定全诗咏物基调;“不是风流物不拈”转写意态,言其择物之雅,暗含人物身份特质。颔联“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转入场景描摹,前句以梳妆动作显其娴静,后句以“擘珠帘”勾勒环境,闲适中透出慵懒意趣。颈联“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聚焦动态细节,“轻轻”“旋旋”叠词拟态,前者状斟酒指尖之轻柔,后者摹添香动作之绵密,暗含情思流转。尾联“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髯”以生活片段收束,剪刀畏冷与呵手戏谑形成反差,“泥人”句化用“泥塑金刚”典故,将手指互动升华为亲昵情趣,结句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阙下春日》

下一篇:唐·李绅《朱槿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