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散佳丽":雨后初晴,眼前的景致明媚秀丽,
"列阜气尤豪":连绵的山峦气势格外豪迈。
"腻草翻风沃":油绿丰润的嫩草在风中翻动,
"芳林映日高":芳林沐浴着日光,显得格外高大。
"殢情醲似酒":沉醉的情意浓厚得像美酒,
"溢目涌如涛":满眼的春光涌动如波涛。
"众史应难画":众多画师也难以画尽这般景致,
"吟将入彩毫":我要把它写入彩笔诗行。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新晴散佳丽,列阜气尤豪”,描写了雨后初晴,春日的山峦褪去朦胧后的明媚秀丽之景。“新晴”点明天气,为景物铺就清亮底色;“散佳丽”以“佳丽”喻春山景色,既写光影下景物的错落有致,又暗含整体的明媚动人。紧接着“列阜气尤豪”,转写群山的气势,连绵的峰峦如列队的壮士,自有一种雄浑豪迈的气概。此联先写春山之“秀”,再写群山之“豪”,刚柔相济,勾勒出春山整体的壮阔与灵动。颔联“腻草翻风沃,芳林映日高”进一步细致描摹春山的生机。“腻草”以“腻”字状青草的柔嫩肥润,仿佛能触到其滑腻质感;“翻风沃”则写风过草动,叶片翻转间更显土地的肥沃,动态中见生机。“芳林映日高”转向林木:芬芳的树林在阳光映照下,枝叶舒展,既显其葱郁,又因光影衬托而愈显挺拔。两句以“草”“林”为代表,从色彩(嫩绿、葱翠)、质感(腻、润)、动态(翻风)多角度绘出春日草木的蓬勃。颈联“殢情𬪩似酒,溢目涌如涛”由景入情,写诗人对春山美景的沉醉。“殢情”即痴情、沉醉之意,诗人被眼前景色打动,眷恋之情如醇厚的美酒般浓烈,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可感的“酒”,写出陶醉之深。“溢目涌如涛”则回归视觉感受:满眼的春色丰富得仿佛要溢出视线,又像波涛般汹涌而来,既写景色的密集与壮阔,又暗合诗人目不暇接的欣喜。此联以“酒”“涛”为喻,沟通情与景,自然流露对春山的热爱。尾联“众史应难画,吟将入彩毫”赞春山之美难以言传,唯有以诗记之。“众史应难画”直言即便是技艺高超的画师,也难以穷尽春山之妙,既因景色的丰富灵动(如“翻风”的草、“涌如涛”的景)难以定格,更因其中蕴含的生机与气势(“气尤豪”)非笔墨可尽传。“吟将入彩毫”则转向诗歌创作,诗人以“彩毫”自喻,表明唯有通过吟咏,才能将这份美景与心境留存。此联既衬出春山之美“只可意会”的独特,也暗含诗人以诗传情的自信。
上一篇:宋·张先《惜琼花·汀苹白》
下一篇:宋·文同《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