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qīng
·
·
chū
chūn

朝代:宋作者:卢祖皋浏览量:3
chūn
xùn
fēi
qióng
guǎn
fēng
qiáng
niǎo
shēng
luàn
jiāng
chéng
shēng
cuì
luó
xiāng
nuǎn
róng
róng
jiàn
bīng
pàn
zuì
mèng
nián
huá
àn
huàn
liào
dài
méi
zhòng
suǒ
suí
fāng
xīn
hái
dòng
liáng
yuàn
xīn
lái
yàn
kuò
yún
yīn
luán
fēn
jiàn
yǐng
chóng
jiàn
chūn
lóng
chóu
dàn
yuè
nèn
shí
tíng
yuàn
cháng
wèi
xiān
duàn
suàn
yóu
yǒu
píng
gāo
wàng
yǎn
gèng
kān
fāng
cǎo
lián
tiān
fēi
méi
nòng
wǎn

译文

春天的讯息随着葭莩灰飞出琼管。早春的清风日头虽然还不暖、越过墙头的鸟啼已一片噪乱。江城转眼间,已是翠碧笼罩,笙歌喧天,人们穿上绮罗春衫,迎来花香日暖。溪涧里残冰消融,绿水涓涓。恍惚在醉梦之中、岁月悄然转换。我料想隋堤的柳叶凝重地紧锁了黛眉,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颤。新近我久已不闻鸿雁的叫声,分飞的鸾凤对着镜中的孤影悲唤,生离死别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见。啼泣的春天洒下淋沥的细雨,愁云笼罩的夜晚,月光淡淡,我独守着此时的庭院。离别的愁肠未曾倾诉已先寸断。就算还能、登高望远。更如何忍受、那芳草连绵伸向天边,飞落的梅花舞弄着暮色昏暗。

逐句剖析

"春讯飞琼管":春天的讯息随着葭莩灰飞出琼管。

# 琼管:古以葭莩灰实律管,候至则灰飞管通。葭即芦,管以玉为之。

"风日薄、":早春的清风日头虽然还不暖、

"度墙啼鸟声乱":越过墙头的鸟啼已一片噪乱。

"江城次第":江城转眼间,

# 次第:转眼,顷刻,白居易《观幻》诗:“次第花生根,须臾烛遇风。”

"笙歌翠合":已是翠碧笼罩,笙歌喧天,

"绮罗香暖":人们穿上绮罗春衫,迎来花香日暖。

"溶溶涧渌冰泮":溪涧里残冰消融,绿水涓涓。

# 冰泮:指冰雪融化。泮,溶解,分离。《诗·邶风·匏有若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渌:清澈。,溶溶:水盛。刘向《妨叹·逢纷》:“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醉梦里、":恍惚在醉梦之中、

"年华暗换":岁月悄然转换。

"料黛眉重锁隋堤":我料想隋堤的柳叶凝重地紧锁了黛眉,

# 隋堤:隋代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称为隋堤。,黛眉:以美人黛眉比喻柳叶,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芳心还动梁苑":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颤。

# 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汉梁孝王刘武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当时名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皆为座上客。一名梁园,又称兔园。此处泛指园林。

"新来雁阔云音":新近我久已不闻鸿雁的叫声,

# 雁阔云音:听不到大雁的叫声。阔:稀缺。

"鸾分鉴影":分飞的鸾凤对着镜中的孤影悲唤,

# 鸾分鉴影: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置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俞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后以此故事比喻爱人分离或失去伴侣。借指妇女失偶。

"无计重见":生离死别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见。

"啼春细雨":啼泣的春天洒下淋沥的细雨,

"笼愁澹月":愁云笼罩的夜晚,月光淡淡,

"恁时庭院":我独守着此时的庭院。

# 恁时:此时。

"离肠未语先断":离别的愁肠未曾倾诉已先寸断。

"算犹有、":就算还能、

"凭高望眼":登高望远。

"更那堪、":更如何忍受、

#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芳草连天":那芳草连绵伸向天边,

"飞梅弄晚":飞落的梅花舞弄着暮色昏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宴清都·初春》是南宋词人卢祖皋的一首词作。全词以初春江城为背景,上片写景,通过“风日薄”“啼鸟声乱”等意象勾勒春色,又以“笙歌翠合”的热闹反衬孤寂;下片抒情,由“春啼细雨”的自然景象引发离愁,最终以“哀草连天”的苍茫暮色作结。词中巧妙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将春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自然融合。全词语言婉约含蓄,情感层层递进,将春景与离愁交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词人面对春光时的怅惘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卢祖皋(1179?~1225后),南宋词人。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庆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卢祖皋尤工乐府,“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其诗语意清新,颇能生动地描绘出村居景趣。其词今存近百首,用词造句清新秀丽,长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风格与周邦彦、姜夔接近,为格律词派重要作家。《庙山道中》《贺新郎·挽住风前柳》等均为佳作。著有《蒲江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宴清都词,也是一首伤春怀远之作。词中描绘了初春时节江城的风物变换,从融冰的溪涧到渐暖的罗衣,从暗换的年华到无计重见的离人,通过细雨、淡月、连天衰草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词人面对春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孤寂与愁绪。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春啼细雨,笼愁澹月”将春雨的绵密与月色之朦胧融入离愁,自然景象与词人独立庭院的孤寂心境浑然一体,使无形之愁具象可感。渲染:“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以声、色、香多角度铺陈江城春日的繁华喧闹,反衬词人内心的冷寂,强化乐景哀情之反差。虚实结合:上片“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等句实写江城春景,下片“离肠未语先断”直抒愁绪,全篇以实景触发虚情,又借虚情观照实景,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深化了词人年华虚度的怅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极写江城春日的繁华热闹,却与下片“离肠未语先断”的愁绪形成强烈反差,以欢愉之景反衬内心孤寂,倍增其哀。想象:“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一句,词人突破时空限制,由眼前春景联想到隋堤柳色与梁苑花事,通过想象将不同时空的春景连缀,拓展了词的意境空间。双关:“黛眉”与柳叶、“芳心”与花蕾的描写,既实指妻子愁眉如柳叶凝绿、芳心似花蕾震颤,又暗喻春景中柳绿花发的自然意象,一语双关,婉转传递夫妻间的相思离愁。

3. 分段赏析

上片:“春讯飞琼管”起笔就点出初春时节,玉笛声中传来的春消息。“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写春风和煦,阳光淡淡,墙外传来零乱的鸟叫声,这些日常春景被词人捕捉得很有生活气息。“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三句铺陈江城的繁华景象:笙歌在绿荫中回荡,身着华服的人们带着暖香。这些热闹场景反而衬托出词人的孤独。“溶溶涧渌冰泮”写山涧冰雪融化,溪水清澈流淌的自然变化。“醉梦里、年华暗换”突然转折,在醉生梦死中,时光已悄然流逝,透露出词人对虚度光阴的惆怅。下片:“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写大雁飞过却无音信,就像分离的恋人难以重逢。这里由景入情,自然过渡到怀人之思。“春啼细雨,笼愁澹月”将春雨比作春天的哭泣,淡月笼罩着愁绪,庭院中的景物都染上了词人的情感色彩。“离肠未语先断”直抒胸臆,离别的痛苦让人未语泪先流。“更那堪、哀草连天,飞梅弄晚”以衰草连天、梅花纷飞的暮春景象作结,不言愁而愁思自现。这些景物描写既点明时节,又暗含年华老去、相聚无期的伤感。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借景抒情,通过凄清景色的刻画暗含诗人内心的愁苦烦闷。上下两阕虚实相生,既写他人又写自己,将离愁别绪反复渲染。其中“啼春细雨,笼愁淡月”二句,情景浑然一体,想象尤为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绝幽怨,神似梅溪高境。

陈廷焯《词则》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普《咏史上·河间献王》

下一篇:宋·赵蕃《过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