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彭传师在吴江的三高堂前面建造了钓雪亭,
# 三高堂:在江苏吴江。宋初为纪念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床唐陆龟蒙三位高士而建。,彭传师:词人好友,具体生平不详。
"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这座亭子)占据了渔人(所居)的佳地,为(人们)提供了作诗的意境,
"赵子野约余赋之":赵子野邀请我为此(钓雪亭)写诗作赋。
# 赵子野:名汝淳,字子野,昆山人。太宗八世孙,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词人好友。
"挽住风前柳":伸手挽住那在风中飘摇的柳丝,
"问鸱夷当日扁舟":询问那鸱夷子皮和当日的那叶扁舟,
# 鸱夷:皮制的口袋。春秋时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泛舟五湖,弃官隐居,指号鸱夷子皮。
"近曾来否":近来可曾到过这。
"月落潮生无限事":月落潮起,引发无数历史兴衰之事,
"零落茶烟未久":如茶烟般飘散的往事还未过去多久。
# 零落茶烟未久:缅怀唐代文学家陆龟蒙。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常以笔床茶灶自随。
"谩留得莼鲈依旧":空留下莼菜鲈鱼依然如旧。
# 谩留得莼鲈依旧:缅怀晋人张翰。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的莼羹鲈脍,遂弃官而归。
"可是功名从来误":难道不是功名向来误人,
"抚荒祠、":抚摸着荒芜的祠堂、
"谁继风流后":谁能继承前人的风流。
"今古恨":古今的遗憾,
"一搔首":只能无奈地挠头。
"江涵雁影梅花瘦":江水中倒映着大雁的影子,梅花清瘦,
"四无尘、":天地间一尘不染、
"雪飞云起":雪花飘飞,云朵涌起,
"夜窗如昼":夜窗如同白昼。
"万里乾坤清绝处":万里天地间这般清绝的地方,
"付与渔翁钓叟":应交付给渔翁钓叟。
"又恰是、":又正好是、
"题诗时候":题诗的好时候。
"猛拍阑干呼鸥鹭":猛地拍打栏杆呼唤鸥鹭,
"道他年、":说道他年、
"我亦垂纶手":我也会成为垂钓之人。
# 垂纶:垂钓。
"飞过我":飞到我身边,
"共樽酒":与我共饮美酒。
南宋词人
卢祖皋(1179?~1225后),南宋词人。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庆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卢祖皋尤工乐府,“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其诗语意清新,颇能生动地描绘出村居景趣。其词今存近百首,用词造句清新秀丽,长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风格与周邦彦、姜夔接近,为格律词派重要作家。《庙山道中》《贺新郎·挽住风前柳》等均为佳作。著有《蒲江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怀古伤今的词。描绘了钓雪亭周边的江景,营造出清绝的氛围,通过对范蠡等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上阕借古伤今,感慨历史变迁与后继无人;下阕赞美江景,表达归隐志趣。整首词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运用范蠡(号鸱夷子皮)助越灭吴后乘扁舟归隐的典故,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借古抒怀,为全词奠定怀古基调,表达对功成身退的向往。借景抒情:“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描绘出江水中倒映着雁影、梅花清瘦、雪飞云涌、夜空如昼的美景,借这清绝之景,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以及渴望归隐其中的情感。虚实结合:“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表明词人此时内心全为清景所陶醉,也表达了对“三高”的高度崇敬的心情。这里所呼唤的鸥鹭,虚实结合,言明心志。言其为虚指,是即使有,它们未必能懂得人的心意。说是实指,古时誓志高隐的人,都惯于和鸥鹭结盟为友,因此志同道合有意隐居于江湖的人士,可以称为鸥盟,词人是和友人赵子野等同来的,称他们为同盟的鸥鹭,也是非常切合的。
3. 分段赏析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上片以歌咏“三高”为核心,深挚抒发对先贤的追慕幽情。开篇“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笔力遒劲,以奇崛的“风前挽柳”之姿发问,瞬间将读者引入悠远的历史追忆之中,深切传达出对携西施泛舟五湖的范蠡的追怀。紧接着“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两句,词人将笔触转向唐代文学家陆龟蒙,以其嗜茶这一典型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勾勒出陆氏隐居生涯的闲适意趣,往昔岁月的悠然韵味跃然纸上。“谩留得莼鲈依旧”一句,巧妙化用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莼羹鲈脍、毅然弃官归隐的典故,往昔贤士洒脱不羁的情怀虽已远去,唯有莼菜鲈鱼的美味留存人间。词人行至野草蔓生的古祠,抚今追昔,发出“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的深沉感慨,将对古人功名得失的思索与对后世难觅风流人物的叹惋,尽数融入苍茫古意之中。下阕中,卢祖皋将笔墨聚焦于钓雪亭畔的夜雪景致,借景抒怀,委婉道出效仿先贤、归隐垂钓的志向。“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三句,层层递进,先点明时节,再绘雪舞之态,终展雪景全貌。其笔触细腻秀丽,勾勒出澄澈空灵之境,宛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卷徐徐铺展。继而以“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又恰是、题诗时候”抒发感慨,极言江山夜雪之美,万里天地皆成晶莹世界,如此清绝胜景,唯有渔翁钓叟方能领略、消受,对词人而言,亦是赋诗抒怀的绝佳时刻。情思激荡间,词人“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飞过我,共樽酒”,此句酣畅淋漓,尽显其沉醉于清景的逸兴豪情,也将对“三高”先贤的尊崇之意表露无遗。词中“鸥鹭”意象虚实相生:虚而言,鸥鹭虽在,却未必能解人心志;实则指,古人常以鸥鹭为隐逸象征,与友人同游的词人,将赵子野等人喻为“鸥鹭同盟”,既契合彼时情境,更彰显出与友人共守高洁、相约归隐的深厚情谊与坚定心志。
4. 作品点评
全篇架构构思精妙,开篇点明主旨,行文间起伏有致,将绘景与抒怀完美融合,余味绵长。词作意境超凡脱俗,文辞洗练优美,充分展现出词人飘逸俊朗的创作风格,可谓是景情相生、意韵深永的作品。
# 起笔潇洒,亦突兀。
清陈廷焯《放歌集》卷二
上一篇:宋·陈与义《梅花两绝句(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山村五绝(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