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桃花发":一棵桃树桃花盛开,
"桃花即是君":这桃花就如同桃花夫人。
"空祠临野水":空荡荡的祠庙临近荒野的河水,
"何处觅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她如行云般的踪迹。
"事迹樵人说":她的事迹由樵夫们传讲,
"炉香过客焚":香炉里的香由过往的客人点燃。
"雨添碑上藓":雨水增添了石碑上的苔藓,
"难读古时文":难以辨认那古老的文字。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爱好喝茶、游山水,一生未仕,布衣终身。徐照诗学晚唐,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讲究炼字,形成清瘦新巧的诗风,但题材较为狭窄,刻意苦吟。他是“永嘉四灵”中最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题翁卷山居》《促促词》等较有名。著有《芳兰轩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以桃花起兴,将盛开的桃花与桃花夫人相联系,一个“即”字,巧妙地建立起物与人的关联,既点明题中“桃花夫人庙”,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怀古的基调。颔联“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描写桃花夫人庙的环境,“空祠”“野水”渲染出荒凉、寂寥的氛围,“何处觅行云”化用典故,以疑问语气表达对桃花夫人踪迹难寻的怅惘,借景抒情,深化了怀古的情思。颈联“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从描写景物转向人事,“事迹樵人说”虚写历史事迹通过樵人之口流传,“炉香过客焚”实写当下过客前来焚香祭祀,一虚一实,展现出后人对桃花夫人的追念,也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尾联“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描绘庙中石碑因雨生藓,难以辨认上面文字的景象,以景结情,借石碑上模糊难辨的古文字,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让人在这一景象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对往昔的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