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师得鱼绕溪卖":渔夫捕鱼后就沿着小溪去卖鱼,
"小船横系柴门外":小船横靠在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出门的老妇人召唤着鸡犬回家,
"收敛蓑衣屋头晒":渔民则在屋顶晒他们的蓑衣。
# 收:一作张。
"卖鱼得酒又得钱":卖完鱼得到酒和钱之后,
"归来醉倒地上眠":渔民醉酒回家躺在地上睡着了。
"小儿啾啾问煮米":小孩子嘟囔着询问如何煮米做饭,
"白鸥飞去芦花烟":白鸥飞向那芦花掩映的烟雾之中。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爱好喝茶、游山水,一生未仕,布衣终身。徐照诗学晚唐,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讲究炼字,形成清瘦新巧的诗风,但题材较为狭窄,刻意苦吟。他是“永嘉四灵”中最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题翁卷山居》《促促词》等较有名。著有《芳兰轩集》。
1. 分段赏析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首联描绘了渔民生活的开端。“渔师”即渔夫,他捕到鱼后沿着溪流叫卖,这一动作展现了渔民劳作后的营生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小船横系柴门外”则勾勒出渔村的宁静画面,小船随意地系在柴门外,既暗示了渔夫暂时的离开,也透着一股闲适自在,“横系”一词用得朴素,却精准写出了船只停放的状态。“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颔联转向渔村的其他场景。“老妪”出门呼唤鸡犬,这一日常举动充满生活情趣,体现了渔村生活的平和与有序。“收敛蓑衣屋头晒”中,“蓑衣”是渔民打鱼时的必备之物,将其收起晾晒,既说明劳作已毕,也暗含着对工具的爱惜,画面感极强,仿佛能看到夕阳下屋头晾晒的蓑衣,透着淡淡的生活暖意。“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颈联聚焦渔夫卖鱼归来的情景。“得酒又得钱”直白地写出了渔夫劳动后的收获,既有物质上的回报(钱),也有精神上的满足(酒),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简单满足。“归来醉倒地上眠”则刻画了渔夫豪放随性的形象,他不讲究姿态,醉倒在地便睡,尽显质朴与洒脱,字里行间满是对这种自在生活的写照。“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尾联将场景推向更富诗意的境界。“小儿啾啾问煮米”,孩童的细碎问话充满天真,与醉倒的渔夫形成对比,增添了家庭的温馨感,也暗示了生活的延续。“白鸥飞去芦花烟”以景作结,白鸥在如烟的芦花中飞去,营造出朦胧宁静的意境,“芦花烟”既点出“晚照”的时间背景,又让渔村的傍晚更显诗意,人与景相融,余味悠长。
# 说此诗:“无异语,皆人所知也,人不能道尔”。
宋叶适《徐山民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