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shàng

朝代:宋作者:徐照浏览量:3
xiǎo
chuán
tíng
jiǎng
zhú
cháo
huán
rén
jiā
zhù
wān
tān
kàn
xiǎo
guāng
qīn
yuè
zhī
yún
shī
qián
shān

译文

小船停下船桨随着潮水返回,四五户人家住在一个水湾处。沉醉于观看晨光浸染月色,没察觉到云气使前面的山仿佛消失了。

逐句剖析

"小船停桨逐潮还":小船停下船桨随着潮水返回,

"四五人家住一湾":四五户人家住在一个水湾处。

"贪看晓光侵月色":沉醉于观看晨光浸染月色,

# 侵:侵犯。,晓光:曙光。

"不知云气失前山":没察觉到云气使前面的山仿佛消失了。

# 失前山:指云雾隐没了前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舟上》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全诗以“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开篇,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象,后两句“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展现出朦胧晨景及诗人沉醉其中的状态。诗中运用白描手法,通过“贪看”与“不知”的对比,体现了“永嘉四灵”注重炼字炼句、追求意境浑融的创作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爱好喝茶、游山水,一生未仕,布衣终身。徐照诗学晚唐,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讲究炼字,形成清瘦新巧的诗风,但题材较为狭窄,刻意苦吟。他是“永嘉四灵”中最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题翁卷山居》《促促词》等较有名。著有《芳兰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徐照是“永嘉四灵”诗派代表人物,其创作借鉴晚唐姚合、贾岛风格,注重炼字炼句与意境营造。南宋时江南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创作转向日常情致,《舟上》便是在此背景下,以温州水乡为观察对象创作的,融合了“永嘉四灵”的隐逸情怀与江南文人审美趣味,延续了古典诗歌的江湖书写传统。这首诗未写明具体创作时间,但结合徐照生平(约活动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推测为诗人晚年隐居温州时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诗,介绍了诗人在舟上所见之景,描绘了小船随潮而行、岸边人家居住、晓光渐侵月色、云气遮掩前山的画面,体现了江南水乡晨景的朦胧美,营造了宁静悠闲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用白描勾勒景物,如“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不添多余修饰,仅以“小船”“停桨”“人家”等简笔,清晰画出舟行江湾、近邻聚居的画面;“晓光侵月色”“云气失前山”也直写晨景光影、云雾变化,让江南水乡晨景朴素又鲜明。意象组合:诗人把“小船”“潮”“人家”“晓光”“月色”“云气”“前山”这些意象组合起来:用“小船停桨逐潮还”将小船与潮水相连,用“晓光侵月色”把晨光和月色叠加,用“云气失前山”让云雾与山关联,从不同角度拼成画面,让江南晨景更鲜活,也让诗的内容更丰富。对比:“贪看晓光侵月色”写诗人沉醉晨景的专注,“不知云气失前山”写其因观景忽略山景变化。一“贪”一“不”的对比,既显诗人对风光的喜爱,让诗意更生动。

3. 分段赏析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描绘了实景。小船停下船桨,随着潮水返回,岸边有四五户人家居住在一个水湾处。“停桨”“逐潮还”写出小船的动态,“住一湾”则呈现人家的静态分布,动静结合,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为后文的观景做了铺垫。​“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转入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沉醉于晨光渐渐浸染月色的景象,没察觉到云气弥漫,使前面的山仿佛消失了。“侵”字写出晨光渐强、月色渐淡的动态过程,“失”字则表现出云气遮掩山的状态,“贪看”与“不知”的对比,体现出诗人观景时的专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同《大热》

下一篇: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