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shì

朝代:宋作者:戴复古浏览量:3
shì
shì
zhēn
mèng
rén
shēng
kěn
xián
míng
shuāng
zhuǎn
jīn
píng
lán
chūn
shuǐ
bàng
yáng
shān
wài
shān
yín
biān
xiǎo
fàn
gòng
shī
kàn

译文

世间的事情真的就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而人生在世,人们却总是不肯让自己清闲下来。追名逐利就像车轮一样不停转动,从古到今,人们凭靠着栏杆感慨着这些变迁。春天的江水边,有一个又一个的渡口,那夕阳在重重山峦之外缓缓落下。我在吟诗的时候不禁思念起小范(范仲淹)来,真希望能和他一起欣赏我写的这首诗啊。

逐句剖析

"世事真如梦":世间的事情真的就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

"人生不肯闲":而人生在世,人们却总是不肯让自己清闲下来。

"利名双转毂":追名逐利就像车轮一样不停转动,

"今古一凭栏":从古到今,人们凭靠着栏杆感慨着这些变迁。

"春水渡傍渡":春天的江水边,有一个又一个的渡口,

"夕阳山外山":那夕阳在重重山峦之外缓缓落下。

"吟边思小范":我在吟诗的时候不禁思念起小范(范仲淹)来,

"共把此诗看":真希望能和他一起欣赏我写的这首诗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世事》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抒怀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思索。从序言可了解到,它是为第四、第六句而作,足见这两句在诗中的特殊意义。其中,颈联“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更是被瞿佑在《归田园话》卷中赞为“奇对”。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日渡口相连、夕阳隐于重山之外的画面,为全诗增添了悠远的意境美。诗中既有“世事真如梦,人生不肯闲。利名双转毂,今古一凭栏”这般对世事虚幻、人们追名逐利不停歇的感慨,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挖掘。尽管整首诗流露出比较消极的情绪,却饱含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戴复古(1167~124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一生不仕。戴复古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影响,自比于贾岛、杜甫,对时政国事时有指摘,不限于自叹身世。其诗不囿于一格,各体皆佳,为世所称许。部分作品慨叹山河破碎,关心国计民生。其词亦豪迈疏放,追迹苏、辛。代表作品有《淮村兵后》《织妇叹》《刈麦行》等。著作今存《石屏集》《石屏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世事真如梦,人生不肯闲。”首联诗人便发出深沉感慨,直言世事如同梦幻般虚幻不实,可人们却始终忙碌不停,不肯让自己有片刻清闲。这一对比,既写出了世事的无常,又凸显出人们在其中的盲目追逐。颔联:“利名双转毂,今古一凭栏。”进一步深化这种思考,将追名逐利比作不停转动的车轮,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凭靠着栏杆发出类似的感慨。诗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揭示出这种追逐名利的现象贯穿古今,具有普遍性,表达出对世人在名利场中奔波的无奈与叹惋。颈联:“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此联是诗中写景的妙笔。春水潺潺,渡口一个接着一个,展现出一种空间上的延伸感;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重重山峦之外,营造出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表面上是在描写自然景色,实则景中含情。这连绵的渡口和无尽的山峦,暗示着人生的漫长与世事的复杂,如同这望不到尽头的景象,引发读者对人生旅途的无尽遐想,也衬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思索。尾联:“吟边思小范,共把此诗看。”尾联诗人在吟诗之际,思念起范仲淹。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和远大抱负闻名。诗人希望能与范仲淹一同品鉴此诗,实则是表达对范仲淹这样心怀天下、有高尚精神境界之人的追慕。在感慨世事如梦、人生忙碌于名利的背景下,诗人借对范仲淹的思念,传达出自己对高尚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在这虚幻世事中渴望找到精神寄托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斯植《多福寺》

下一篇:宋·释深《偈颂六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