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朝代:唐作者:汪遵浏览量:2
huā
mào
nián
nián
shuǐ
bīn
chuán
shēng
rén
cóng
míng
zǎi
tóu
hòu
zhí
zhì
jīn
guǐ
shén

译文

每年都有俊俏姑娘被扔河里,说是河神老爷要娶活人老婆。自从来了个清官把巫婆扔下河,现在鬼都不敢再耍神婆把戏了。

逐句剖析

"花貌年年溺水滨":每年都有俊俏姑娘被扔河里,

"俗传河伯娶生人":说是河神老爷要娶活人老婆。

"自从明宰投巫后":自从来了个清官把巫婆扔下河,

"直至如今鬼不神":现在鬼都不敢再耍神婆把戏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河》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如花容貌的少女年年溺亡于水滨,民间传说这是河伯在娶活人,反映出当时存在的愚昧迷信的河伯娶亲习俗;后两句写自从贤明的地方官将巫师投入河中后,直到如今再也没有鬼神作祟的事情发生,展现了明智官员破除迷信、拯救百姓的行为及其带来的良好效果。全诗通过前后情况的对比,赞扬了明宰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举动,体现了对愚昧习俗的批判和对清明政治的推崇,语言简洁有力,主题鲜明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汪遵(?~?),唐代诗人。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初为县小吏,家贫借书昼夜苦读,于咸通七年登进士第。汪遵善诗,尤擅长七绝,以咏史诗著名,颇寓兴讽。其作品或歌颂历史人物,或抒发怀才不遇之志,或寄寓兴亡之叹。辛文房称其“拔身卑污,奋誉文苑”。诗歌作品有《长城》《题李太尉平泉庄》《五湖》等。有《咏史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通过叙述战国时期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妇”迷信的故事,批判封建迷信与贪腐​​,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也隐含对当时社会迷信风气的批判。

2. 分段赏析

“花貌年年溺水滨”一句以“花貌”与“溺水”的强烈对比,揭露了封建陋习的残酷本质。诗人用“花貌”暗喻少女的美好生命,却与“溺水滨”的死亡场景并置,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叠字“年年”既强化了时间循环的悲剧性,又暗示官府长期不作为的昏聩。此处未直斥陋习,却通过意象叠加完成对封建迷信的血泪控诉,与杜甫“朱门酒肉臭”异曲同工。“俗传河伯娶生人”直指民间巫傩文化的荒诞本质。“俗传”二字暴露了迷信传承的群体性特征,“生人”作为祭品的残酷性在祭祀语境中被神圣化,形成黑色幽默般的反讽。诗人刻意使用“河伯”这一上古水神称谓,实则影射中唐时期地方豪强假托神道敛财的政局现实,与李贺“鬼灯如漆点松花”的魔幻笔法同样具有社会批判性。“自从明宰投巫后”以“明宰”称颂清官治理,却暗含历史典故的互文性。此处化用西门豹治邺投巫典故(《史记·滑稽列传》),但突破传统赞颂模式。“投巫”动作的主动性,既展现破除迷信的果决,又暗示旧俗根深蒂固(需官员强力干预)。动词“投”与后文“鬼不神”形成因果链,较之白居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直陈,更具叙事张力。“直至如今鬼不神”收束全篇,用“鬼不神”的否定句式完成双重解构:既破除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又揭露旧俗不过是权力操弄的“人造鬼神”。时间副词“直至”与“如今”构成历史纵深,将具体事件升华为普世启示。结句冷峻如匕首,较之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含蓄,更显现实主义锋芒。

3. 作品点评

这首作品以纯叙事手法构建全篇,四句诗如行云流水般环环相扣,完整还原了一段颇具深意的历史轶事。诗人摒弃直白议论与显露抒情,将思辨锋芒藏于史实铺陈,令褒贬之意暗涌于字里行间。笔触从千年往事自然过渡到当下现实,情感脉络由对先贤的追慕渐次转向对时局的殷切期许,这种时空跨越所形成的批判维度不言自明。作品通过历史镜像折射现实图景,以古人境遇观照当世人心,在客观呈现中完成对历史人格的立体塑造,堪称咏史诗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杏花》

下一篇:唐·许浑《夏日寄江上亲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