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汪遵浏览量:1
píng
yuè
gōng
piàn
fān
gāo
yáng
fēng
zhī
zhàn
guó
guān
róng
zhě
shuí
táo
zhū
shǐ
zhōng

译文

已经建立了平定吴国、称霸越国的功勋,一片船帆在五湖的风中高高扬起。不知道战国时期追逐官场荣华的人,谁能像陶朱公那样善始善终。

逐句剖析

"已立平吴霸越功":已经建立了平定吴国、称霸越国的功勋,

"片帆高飏五湖风":一片船帆在五湖的风中高高扬起。

# 飏:一作扬。

"不知战国官荣者":不知道战国时期追逐官场荣华的人,

# 官荣:一作纵横。

"谁似陶朱得始终":谁能像陶朱公那样善始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湖》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追忆春秋时期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历史典故,以“陶朱”(范蠡别号)与“战国官荣者”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世人对宦海沉浮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当代滇中诗人黄保权在2022年中秋诗作中仍沿用“五湖舟”意象,体现了该诗文学主题的持续影响力。全诗借古抒怀,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历史厚重感与思想启迪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汪遵(?~?),唐代诗人。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初为县小吏,家贫借书昼夜苦读,于咸通七年登进士第。汪遵善诗,尤擅长七绝,以咏史诗著名,颇寓兴讽。其作品或歌颂历史人物,或抒发怀才不遇之志,或寄寓兴亡之叹。辛文房称其“拔身卑污,奋誉文苑”。诗歌作品有《长城》《题李太尉平泉庄》《五湖》等。有《咏史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晚唐,汪遵身为唐代普通官吏,借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以咏史题材表达对当时时局的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介绍了范蠡平吴霸越后泛舟五湖的事,描绘了他功成身退的情景,体现了与战国时期追逐官荣者的对比,营造出深沉的思考氛围,表达了对宦海沉浮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用典:“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谁似陶朱得始终”,巧用范蠡(陶朱公)的典故。典故原意是范蠡助越王勾践平吴霸越后,弃官归隐,泛舟五湖,自号陶朱公。作者在诗中借这一典故,引出对功成身退的思考。对比:“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以战国时期追逐官场荣华的人与范蠡作对比,突出范蠡功成身退的处世智慧。设问:“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强调在官场沉浮中,像范蠡这样能善始善终的人很少。

3. 分段赏析

“已立平吴霸越功”:这句点明了范蠡的功绩。他帮助越国平定吴国、称霸越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短短七字,简洁概括了范蠡在春秋时期的重要成就,为下文写他功成身退做了铺垫,让读者了解其退隐前的辉煌。​“片帆高飏五湖风”:此句描绘了范蠡功成后的举动。一片船帆在五湖的风中高高飏起,展现出他驾船泛舟、归隐江湖的情景。画面感十足,体现出他放下功名后的洒脱,与前文的功绩形成呼应。​“不知战国官荣者”:这句将视角转向战国时期追逐官场荣华的人。诗人由范蠡联想到那些沉迷于官位权势的人,为后文的对比和设问做准备,引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语气中带有淡淡的感慨。​“谁似陶朱得始终”:此句以设问结尾,意思是在战国那些追逐官荣的人中,谁能像陶朱公范蠡那样善始善终呢?既强调了范蠡功成身退的难得,又引发读者对人生处世的深层思考,让诗歌的意蕴更加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下一篇:唐·元稹《赋得雨后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