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lán
gān
wài
qīng
jiāng

朝代:宋作者:李廌浏览量:3
lán
gān
wài
qīng
jiāng
miǎo
miǎo
tiān
hǎo
fēng
shàn
lián
shí
jiàn
àn
huā
tīng
cǎo
zhǎng
hén
tiān
qīng
lín
zhěn
shàng
guān
shān
xiǎng
chéng
luán
chù
qiān
yōu
yōu
wéi
yǒu
shà
shí
liáng
mèng
dào
nán
zhōu

译文

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逐句剖析

"玉阑干外清江浦":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

# 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浦,水滨。,阑:一作栏。

"渺渺天涯雨":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

#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好风如扇雨如帘":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

"时见岸花汀草、":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

# 汀草:水边的野草。

"涨痕添":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 涨:上涨。

"青林枕上关山路":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

# 青林:喻梦魂。

"卧想乘鸾处":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

# 乘鸾: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据《集仙录》载,“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至,高者乘鸾,次者乘麒麟,次乘龙。”

"碧芜千里思悠悠":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

"惟有霎时凉梦、":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

"到南州":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 南州: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是北宋李廌创作的词。此词描绘春夏之交的雨景,抒发由此引发的怀人之情。上片词人叙述倚栏眺望的情景,展现出碧水环绕、楼台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的画面,风如扇般送来凉意,雨如帘般紧密。下片写夜晚,词人在青林之中的枕上,心中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人。由眼前天涯之雨,联想到远方之人,因相隔千里难以相聚,思念至极,只能在梦中踏入江南那烟雾笼罩的水路,在梦中瞬间抵达南方。结尾两句,思绪悠悠,给人一种迷离恍惚之感。全词笔触细腻,将夏秋之交的景色描绘得犹如画卷,营造出幽美的境界,令人遐想,意境清新自然,达到了况周颐所说的歇拍“尤极淡远清疏之致”的美妙神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济南先生、太华逸民,祖籍华州(今陕西华县)。少年时其文章就受到苏轼称赞,被誉为有“万人敌”之才,因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李廌诗词文俱工,其文条畅曲折,气势磅礴,其《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提出文章须具德、志、气、韵“四要”说,是宋代文论之重要篇章。其诗歌多以山水、行旅、寄赠、题画为内容,大多“词气卓越,意趣不凡”。著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师友谈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人题材的词。描绘了春夏之交雨景,叙述了词人倚栏所见,展现夜晚思绪,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营造出幽美、淡远清疏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比喻:“好风如扇雨如帘”,将“好风”比作扇子,生动展现出春夏之交微风轻柔拂面的感觉;把“雨”比作帘子,不仅细腻描绘出疏疏细雨的形态,还因词人隔帘观景,赋予雨丝如珠帘般的美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上片描绘“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等景色,营造出朦胧悠远氛围;下片“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等句,由景生情,将对雨景的描写与怀人之情自然融合,借景抒发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情与景相互映衬,深化了词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开篇点明地点,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描绘出清江烟雨的景象。“清江浦”交代了词人所处的环境,“渺渺天涯雨”则将视野延伸至远方,营造出空远无边的境界,奠定了全词朦胧、悠远的基调。“好风如扇雨如帘。”此句运用新颖的比喻,将“好风”比作扇子,“雨”比作帘子。“好风如扇”的比喻未经人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夏之交微风轻柔拂面的感觉;“雨如帘”不仅细致地描绘出疏疏细细的雨丝形态,还因词人在玉阑干内隔帘观景,赋予雨丝如珠帘般的美感,极具画面感。“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承接上文,“时见”呼应夏雨“微雨止还作”的季节特征,每次降雨后,水位上涨,便会在岸花汀草间留下新的痕迹。这一描写从“岸花汀草”的角度着眼,细腻地展现出雨水浸润下江边景色的变化,以精细的笔触营造出幽美的词境,与描绘壮阔江涨的粗线条勾勒截然不同,别具韵味。下片:“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下片由景入情,词人从眼前的天涯雨联想到远方的离人,孤寂的怀人之情涌上心头。“青林枕上”点明词人所处的场景,“关山路”则暗示着与所思之人相隔遥远。“卧想乘鸾处”,幻想进入了枕上的关山之路,回忆起曾经与爱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重逢的渴望。“碧芜千里信悠悠。”“碧芜千里”描绘出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原野,引发“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思念之情,象征着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无尽牵挂。而“信悠悠”则体现出音信渺茫,进一步强化了思念的绵长与无奈。“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结尾点明,温馨的会面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只能在短暂的梦境中抵达南方与所思之人相聚。“惟有”强调了这种梦境相聚的珍贵与难得,“霎时凉梦”透露出即便在梦中相见,也带着一丝凉意与虚幻感。如此结尾,既点明了词人对相聚的珍视,又给读者留下了悠然不尽的回味,将怀人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的作品,但格调清爽疏朗,没有丝毫缠绵悱恻的凄苦,在同类题材中并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词的意境。艺术手法上,这首词层次清晰,对比鲜明;上片描写白天的情景,下片描写夜晚的情景;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李方叔《虞美人》过拍云:“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春夏之交,近水楼台,确有此景。“好风”句绝新,似乎未经人道。歇拍云:“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尤极淡远清疏之致。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令《偶感》

下一篇:宋·薛嵎《山云惠二物·梅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