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共梅花":雪花与梅花相伴,
"念动是、经年离拆":想起的是,彼此多年的分离。
"重会面、玉肌真态":如今重新相见,梅花如玉的肌肤、天然的姿态,
"一般标格":还是那般的风姿神韵。
"谁道无情应也妒":谁说雪花没有情感,看到梅花这般美好,它也应该会心生嫉妒吧,
"暗香埋没教谁识":梅花清幽的香气被埋没,又有谁能赏识呢。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梅花的香气却随着风儿,偷偷地飘入靠近妆台的地方,
"萦帘额":萦绕在帘幕和门额之间。
"惊醉眼":梅花的姿态让我惊讶,令人醉眼迷离,
"朱成碧":看朱色成了碧色。
"随冷暖":雪花和梅花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
"分青白":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一个洁白,一个嫣红。
"叹朱弦冻折":可叹那朱弦被冻得折断,
"高山音息":再也弹奏不出 “高山流水” 般的美妙琴音,知音难觅。
"怅望关河无驿使":惆怅地遥望山河,却不见传递书信的驿使,
"剡溪兴尽成陈迹":当年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返的雅事也已成为过去的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如今看到像梅花枝条的东西就满心欢喜,面对飞扬的杨花,
"须相忆":希望你我都能记得彼此,相互思念。
1. 分段赏析
上片:“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几句是上片内容。开篇点明雪与梅花曾长时间分离,如今重逢,描绘出梅花如玉的肌肤、本真的姿态和独特的品格。“谁道无情应也妒”以拟人手法,说即便无情之物也会嫉妒梅花,而“暗香埋没教谁识”则为梅花的香气无人赏识而惋惜。“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生动写出梅花香气随风潜入妆台、萦绕帘额的情景,赋予其灵动之感,表达出对梅花的怜惜与喜爱。下片:“惊醉眼,朱成碧。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几句是下片内容。“惊醉眼,朱成碧。随冷暖,分青白”描绘醉眼朦胧中看物的状态,同时借梅花随环境变化分清青白,暗喻其高洁品性。“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借朱弦冻折、知音难觅,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感慨。“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通过“无驿使”“陈迹”表达对往昔美好不再的怅惘。“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则以看到似梅之枝和杨花而产生的情感,表达对梅花的思念和希望他人也能相忆之情,情感细腻而深沉。
上一篇:宋·武衍《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