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岳生贤":高山孕育贤才,
"天欲补、中兴衮职":上天欲弥补(辅佐)国家中兴的宰相职责。
"奈圣世、朝无阙事":无奈这太平盛世,朝廷没有缺失之事,
"且令休逸":暂且让他休憩安逸。
"锦绣文章胸次贮":锦绣文章装满胸怀,
"蓬壶岁月闲中积":蓬莱仙岛般的岁月在闲暇中积淀。
"羡人生、七十古来稀":羡慕人生七十自古罕见,
"今逾一":(他)如今已超越古稀之年。
"书聚府":书籍汇聚成府库,
"成东壁":如同东壁星光照耀。
"身眉寿":身躯眉目长寿,
"真南极":恰似南极老人星临世。
"望瑞云溶处":远望祥瑞云彩消融之处,
"接江山碧":与碧绿江山相接。
"人愿君如天上月":众人愿你如天上的明月(恒久高洁),
"我期君似明朝日":我盼你似明日的朝阳(永续辉煌)。
"待明朝":待到来年冬至,
"长至转添长":寿命又将增长,
"弥千亿":绵延至千亿年之久。
1. 分段赏析
“维岳生贤,天欲补、中兴衮职”:起句以“维岳”暗喻主人公如高山般挺拔的品格,“天欲补”化用《诗经》“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典故,将人物与中兴国运的使命相联结。通过“天”与“补”的呼应,既赞颂其德行,又暗含对时代责任的期许,赋予人物神圣化的历史定位。“奈圣世、朝无阙事,且令休逸”:笔锋陡转,以“奈”字引出对太平盛世的感慨。“朝无阙事”呼应《尚书》“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表面称颂时政清明,实则暗含对贤者不得施展抱负的惋惜。虚实相生间,既展现对主人公功成身退的劝慰,亦折射宋代士大夫对仕隐矛盾的思考。“锦绣文章胸次贮,蓬壶岁月闲中积”:“锦绣文章”以织锦喻文采斐然,“蓬壶”借蓬莱、方壶仙岛典故,刻画主人公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对仗工整,“胸次贮”与“闲中积”形成动静对比,既赞才华横溢,又显隐逸雅趣,体现宋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取向。“羡人生、七十古来稀,今逾一”:化用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以“羡”字转折,将祝寿主题推向高潮。“今逾一”暗含对长寿的惊叹与祝福,数字对比强化时间张力,凸显对生命价值的珍视。“书聚府,成东壁。身眉寿,真南极”:“东壁”用西汉东平王刘苍“东壁图书府”典故,喻指藏书之丰与学识之广;“南极”借星宿名,象征长寿。四字短句节奏明快,意象密集,以具象化符号构建出德才兼备、福寿双全的理想人格画像。“望瑞云溶处,接江山碧”:“瑞云”象征祥瑞,“江山碧”暗喻国家昌盛,以自然景象寄寓政治理想。动词“溶”与“接”赋予画面流动感,将个人寿诞与家国气象相勾连,体现宋代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关怀。“人愿君如天上月,我期君似明朝日”:双喻递进,“月”喻品格高洁恒久,“日”期功业辉煌不息,情感层次丰富。以天体运行暗喻生命永恒,既契合祝寿主题,又暗含对精神不朽的追求,展现宋代诗词“理趣”与“深情”交融的特质。“待明朝,长至转添长,弥千亿”:结句以“长至”(冬至)象征生命循环,叠用“长”“千亿”强化时空延展性。数字夸张与天文意象结合,将个体生命纳入宇宙永恒,形成恢弘的哲学意境,体现宋代祝寿文学“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上一篇:宋·苏泂《独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