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gān

朝代:宋作者:黄庚浏览量:3
shān
xiǎn
yíng
huí
jìng
tōng
zhōng
shēng
hán
wài
yǐng
yáng
zhōng
chuāng
chū
chá
yān
bái
fēn
fēng
huǒ
hóng
chán
fáng
jiù
qīng
huà
shù
xiāo
tóng

译文

山势险峻,让人怀疑前面没有路了,可一条曲折的小路蜿蜒通向前方。钟声从寒冷的瀑布外传来,佛塔的影子倒映在夕阳之中。窗户里飘出白色的茶烟,火炉中燃烧着葑草,火焰呈现红色。禅房偶遇年高德劭的旧友,和他清谈了几个晚上。

逐句剖析

"山险疑无路":山势险峻,让人怀疑前面没有路了,

"萦回一径通":可一条曲折的小路蜿蜒通向前方。

"钟声寒瀑外":钟声从寒冷的瀑布外传来,

"塔影夕阳中":佛塔的影子倒映在夕阳之中。

"窗出茶烟白":窗户里飘出白色的茶烟,

"炉分葑火红":火炉中燃烧着葑草,火焰呈现红色。

"禅房遇耆旧":禅房偶遇年高德劭的旧友,

"清话数霄同":和他清谈了几个晚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甘露寺》是元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甘露寺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山势险峻却有小路可通,展现出一种峰回路转的奇妙。颔联通过钟声和塔影,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勾勒出寒瀑、夕阳下山寺的清幽画面。颈联描写了禅房内茶烟和炉火的景象,增添了生活气息。尾联则讲述在禅房遇到年高有学问的人,与之清谈数宵,体现出宁静而美好的交流氛围。整首诗展现了山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

黄庚(?~?),元代诗人。字星甫,号月屋。天台(今属浙江)人,一说临海人。曾为太学生,宋亡科举废,浪迹江湖,着意为诗文。参加宋遗民诗社活动,在越中诗社以《枕易》诗试为第一。其诗颇为当时推重,体格虽沿江湖派,然颇有风致婉约之语,与晚唐人为近。著有诗集《月屋漫稿》1卷、《月屋樵吟》4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山险疑无路,萦回一径通”,以山势的险峻开篇,“疑无路”给人一种迷茫、困惑的感觉,而“萦回一径通”则突然带来转机,一条曲折的小路出现,既展现出大自然的险峻与奇妙,又暗示了在困境中总会有出路。颔联“钟声寒瀑外,塔影夕阳中”,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钟声寒瀑外”,钟声从寒冷的瀑布外传来,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塔影夕阳中”,佛塔的影子倒映在夕阳里,画面宁静而美丽,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展现了山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颈联“窗出茶烟白,炉分葑火红”,描写了禅房内的生活场景。“窗出茶烟白”,从窗户飘出白色的茶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炉分葑火红”,火炉中燃烧着葑草,火焰呈现红色,增添了温暖和生活的烟火气。这两句诗使诗歌的画面更加丰富,体现了山寺生活中的闲适与惬意。尾联“禅房遇耆旧,清话数宵同”,讲述了诗人在禅房遇到年高有学问的人,并与他清谈了几个晚上。“耆旧”代表着有学识、有阅历的人,“清话”则体现了交流的深入和愉悦。通过与耆旧的交流,诗人不仅获得了知识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进一步烘托出山寺宁静、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庠《榴花》

下一篇:宋·王之道《榴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