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ín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黄庚浏览量:3
xiǎo
jìng
zhī
qióng
xiè
chí
西
fēng
chuī
shī
湿
qiū
tóu
níng
wàng
qīng
shān
wài
wàn
jiāng
tiān
yàn
fēi

译文

清晨在小径上拄着竹杖,脚步缓缓而行,西风吹来,露水打湿了秋日的衣衫。抬头远望青山之外,万里江山与天空相接处,一只大雁独自飞翔。

逐句剖析

"晓径支筇步屟迟":清晨在小径上拄着竹杖,脚步缓缓而行,

"西风吹露湿秋衣":西风吹来,露水打湿了秋日的衣衫。

"举头凝望青山外":抬头远望青山之外,

"万里江天一雁飞":万里江山与天空相接处,一只大雁独自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吟二首(其一)》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秋日清晨,诗人拄杖慢行,西风露湿衣衫的情景;后两句转写远景,以“万里江天一雁飞”勾勒出天地辽阔、孤雁高飞的画面。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秋日特有的清寂氛围,以及诗人观景时的悠然与感怀,语言简洁而意境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

黄庚(?~?),元代诗人。字星甫,号月屋。天台(今属浙江)人,一说临海人。曾为太学生,宋亡科举废,浪迹江湖,着意为诗文。参加宋遗民诗社活动,在越中诗社以《枕易》诗试为第一。其诗颇为当时推重,体格虽沿江湖派,然颇有风致婉约之语,与晚唐人为近。著有诗集《月屋漫稿》1卷、《月屋樵吟》4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晓径支筇步屧迟”描写清晨行于小路的情景。“晓径”点明了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小路;“支筇”指拄着竹杖,“步屧迟”则写出了行走缓慢的状态。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老者在清晨拄杖慢行的画面,透着一股从容闲适之感。​次句“西风吹露湿秋衣”转而描写秋风与秋露。“西风”点明了时节是秋季,秋风萧瑟,带着凉意;“吹露湿秋衣”则细致地写出了秋露在西风的吹拂下,打湿了身上的秋衣。一个“湿”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晨的寒凉,也从侧面烘托出清晨的清冷氛围,与上句的慢行情景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秋晨的宁静与微凉。​三句“举头凝望青山外”描写诗人抬头远望的动作与所见。“举头凝望”刻画了诗人专注眺望的神态,流露出他对远方景色的关注与向往;“青山外”则将视野由近及远,从眼前的青山延伸到青山之外的广阔天地,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为下句描写远景做了铺垫。​末句“万里江天一雁飞”描写远方的壮阔景象。“万里江天”展现出天空与江水相连的辽阔画面,境界宏大;“一雁飞”则在这广阔的背景中,点缀上一只飞翔的大雁。一个“飞”字,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动态感,孤雁在万里江天中飞翔,既显露出秋的寂寥,又带着一丝高远之感,让全诗的意境得以升华,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著《寿王修斋枢密·石林松》

下一篇: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