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生良心":荆棘丛中生出善良之心,
"米盐入尘务":米盐琐事融入世俗事务。
"芬芳老不达":美好的品质到老都未能实现,
"岂不以此故":难道不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吗。
"人生锥处囊":人生就如同锥子放在布袋之中,
"颖末要立露":尖端终会显露出来。
"玉壶近青蝇":玉壶靠近青蝇,
"没没自点污":渐渐就会受到玷污。
"刳心万物表":剖开心思洞察万物的本质,
"却立看脱兔":却以超然的姿态观察世间的变化。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1. 分段赏析
“荆棘生良心,米盐入尘务”这两句以“荆棘”和“米盐”为喻,描绘了人生中复杂而琐碎的境遇。“荆棘生良心”暗示在艰难的环境中,人的良知依然存在,却常被现实的困境所掩盖;“米盐入尘务”则指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务占据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使人难以追求更高的理想。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又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面临的无奈与挣扎。“芬芳老不达,岂不以此故”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芬芳”象征着美好的品质或远大的抱负,而“老不达”则表明这些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诗人以反问的语气提出“岂不以此故”,暗示现实的困境和琐务正是阻碍理想实现的原因。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理想难以实现的遗憾,又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人生锥处囊,颖末要立露”这两句化用“锥处囊中,其末立见”的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终将脱颖而出。“人生锥处囊”形容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有才能,而“颖末要立露”则强调这种才能终将显露出来。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个人才能的自信,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玉壶近青蝇,没没自点污”这两句以“玉壶”和“青蝇”为喻,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玉壶”象征纯洁的品质,而“青蝇”则代表污浊的环境。诗人通过“没没自点污”指出,即便品质高洁,若身处污浊的环境,也难免受到影响。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环境影响的深刻认识,又暗含了对保持自身纯洁的警示,语言形象而寓意深刻。“刳心万物表,却立看脱兔”这两句以“刳心”和“脱兔”为喻,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态度。“刳心万物表”形容摒弃杂念、洞察万物本质的境界,而“却立看脱兔”则比喻以超然的姿态观察世间的变化。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
上一篇:宋·吕本中《秋夜雨分中韵》
下一篇:宋·吕本中《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