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腹不为目":生活应满足基本需求,而非追求外在虚荣,
"贵久不贵速":行事贵在长久坚持,而非贪图速成。
"人皆求其余":众人都在追求额外之物,
"我独心易足":唯独我内心容易满足。
"人皆重外慕":众人皆看重对外物的倾慕,
"我独御其独":唯独我坚守自己的内心。
"闭门想颜子":闭门独坐,思念颜回的品德,
"默坐相追逐":默默修行,追随他的脚步。
"寿夭有定分":寿命长短自有定数,
"箪瓢乃其福":像颜回那样箪食瓢饮也是福气。
"脩身虽多途":修身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
"要在不远复":关键在于及时反思回归正途。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1. 分段赏析
《周承务郔求诸己斋》开篇即展现鲜明的价值观对立。“为腹不为目,贵久不贵速”化用老子《道德经》,以“腹”喻内在实际需求,以“目”喻外在浮华欲望,强调应注重本质而非表象;“人皆求其馀,我独心易足”则通过“众人追逐多余名利”与“诗人自足于内心”的对比,凸显其不随流俗、坚守本真的人生态度,语言质朴却立场明确,奠定了重内在、轻外慕的情感基调。诗的中间四句聚焦精神世界的自我坚守。“人皆重外慕,我独御其独”承上启下,再次批判世人对外部名利的追逐,强化诗人独守内心的定力;“闭门想颜子,默坐相追逐”化用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的典故,将颜回安贫乐道的形象作为精神标杆,通过“闭门默坐”的具体修行方式,将抽象的“求诸己”转化为对贤德的追随与实践,暗含对儒家道德理想的认同。结尾四句升华至生命哲学的终极提炼。“寿夭有定分,箪瓢乃其福”以达观态度看待生命长短,视颜回式的简朴生活为幸福本源,呼应开篇“心易足”的核心;“脩身虽多途,要在不远复”化用《周易》“不远复”之意,指出修身路径多样,但关键在于及时反思过失、回归正途,既点明“求诸己”的本质是持续的自我省察,又融合儒家伦理与道家智慧,以质朴语言收束全诗,赋予诗歌思辨深度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