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zhāng

朝代:宋作者:无名氏浏览量:3
zhāng
chūn
cán
jìn
shēng
jiào
róng
cái
luó
duān
jiǎn
xiān
luán
cǎi
fèng
fēn
zuò
liǎng
bān

译文

织到第七张机。春蚕吐尽了它一生的丝。不要让别人轻易地裁剪绫罗绸缎。无缘无故地被剪破,上面绣着的仙鸾和彩凤,被分成两件衣服。

逐句剖析

"七张机":织到第七张机。

"春蚕吐尽一生丝":春蚕吐尽了它一生的丝。

"莫教容易裁罗绮":不要让别人轻易地裁剪绫罗绸缎。

"无端翦破":无缘无故地被剪破,

"仙鸾彩凤":上面绣着的仙鸾和彩凤,

"分作两般衣":被分成两件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张机·七张机》是一首宋代佚名作者所作的词作。从现存资料来看,其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但此类以“九张机”为调的作品多围绕女子生活情感展开。这首词开篇“七张机”,简洁地点明女子正于织机前劳作的场景,后续内容皆以此为基础铺陈开来。“春蚕吐尽一生丝”一句,将春蚕倾尽全力吐丝的自然现象,巧妙地与女子在织机前投入大量心力的辛勤劳作相类比,生动展现出劳作画面。“莫教容易裁罗绮”笔锋一转,深入刻画女子的内心世界,体现出她对自己精心织就的罗绮可能被轻易裁剪的深深担忧。“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借罗绮上象征美好与吉祥的仙鸾彩凤图案面临被裁剪而一分为二的命运,含蓄地暗示出女子对自身美好爱情遭受破坏的忧虑与哀怨。整首词紧扣女子织机劳作之事,以细腻且婉约的笔触,委婉地抒发了闺中女子内心深处那份细腻又哀怨的情感,富有独特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七张机”,作为这组词中的关键一句,简洁且明确地将场景设定在女子织机劳作之时。“机”字点明了织布机这一核心意象,也意味着整首词的叙述将围绕女子的织机活动展开。它宛如一个舞台的幕布被拉开,后续女子的情感与思绪都将在此背景下徐徐上演,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引领读者走进女子于织机旁的世界。“春蚕吐尽一生丝”,此句聚焦于劳作场景中的物象。诗人巧妙地借春蚕吐丝这一自然现象,类比女子在织机前的辛勤付出。春蚕耗尽一生,倾尽全力吐丝,女子亦如同春蚕,将自己的心力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织机的丝线之上。“一生丝”不仅写尽了春蚕生命历程中的奉献,更深刻地暗示女子在漫长时光里,将自身的青春、情感都融入到了织机的劳作之中,这一描写细腻且生动,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巧妙地埋下了伏笔。“莫教容易裁罗绮”,笔锋一转,从对劳作场景的描绘过渡到女子的内心世界。女子满心忧虑,她精心织就的罗绮饱含着自己的心血,故而害怕它们被轻易地裁剪。“莫教”二字强烈地传达出女子内心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不舍与珍视,她担忧美好事物会遭受无端的破坏,这份担忧也反映出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同时也为下一句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做好了铺垫。“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紧承上句女子的担忧。这里描绘出女子所织罗绮上那象征着美好与吉祥的仙鸾彩凤图案,因裁剪而面临被一分为二、化为不同衣物的命运。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仙鸾彩凤所代表的完整与美好,和被“无端翦破”“分作两般衣”后的破碎相对比,实则深刻地暗示出女子对自身美好爱情可能遭遇破坏的深深忧虑与哀怨。整首词借女子织机劳作之事,婉转曲折地展现出闺中女子内心细腻而又哀怨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苦心密意,不忍卒读。词至“九张机”,高处不减风骚,次亦“子夜怨歌”之匹,千年绝调也。

元陈廷焯《大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希迈《渔人》

下一篇:宋·艾性夫《竹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