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何妨送与迎":客人到来,有什么妨碍不能去送别和迎接呢,
"门前罗爵亦人情":家门前像罗列着酒爵一样有宾客往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怜寒士犹相望":可怜那些贫寒的士人还在殷切期盼,
"时有饥来柳絮轻":时常会有饥饿的情况出现,就像轻盈的柳絮一样。
南宋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
楼钥(1137~1213),南宋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谥宣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隆兴进士,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随汪大猷出使金朝。楼钥立朝直言敢谏,论奏以“援据该洽、义理条达”著称。他尤擅写景咏怀之作,古体诗多雄奇壮美,近体诗则工于声偶,流丽清新。但饯送酬答、与人唱和而风格平庸的作品,为数也不少。晚年诗风转为平淡,有山高水深之趣。代表作品有《北行日录》《书乐正误》《宋汪文定公行实》等。
1. 分段赏析
“客至何妨送与迎”,开篇直抒对待客之道的看法。“客至何妨”点明对待客人的豁达态度,“送与迎”则写出热情接待的举动,传递出待人真诚、不拒往来的处世理念,语气自然平和。“门前罗爵亦人情”,承接待客之情,点出现实中的人际常态。“门前罗爵”指门前像聚集着雀鸟一样有宾客往来,用比喻写出人际交往的热闹;“亦人情”则说这是人之常情,既认可正常的社交往来,也为下文的对比做铺垫。“可怜寒士犹相望”,转折笔触,聚焦寒士的境遇。“可怜”二字流露出同情,“寒士犹相望”描绘贫寒的读书人仍在期盼得到接待与赏识的样子,将寒士的孤独期盼与前文的“罗爵人情”形成对比,凸显其处境的艰难。“时有饥来柳絮轻”,以细节收束,深化对寒士的怜悯。“饥来”直接点出寒士的饥饿困境,“柳絮轻”则以轻盈的柳絮暗喻寒士因饥饿而身体虚弱、轻飘飘的状态,用具体的景物与感受,将寒士的贫寒与无助刻画得真切动人,余味中满是叹惋之情。
下一篇:宋·郑会《白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