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
·
zhàng

朝代:宋作者:陈普浏览量:3
shí
zhēn
xiū
wèi
róng
dān
piáo
lòu
xiàng
wéi
pín
tíng
tíng
dāng
dāng
piān
zhòu
gāng
cháng
rèn
shēn

译文

享用精美的食物、珍贵的菜肴不能算作荣耀,过着箪食瓢饮、住在陋巷的生活也不能算作贫穷。一个人立身端正、行为恰当没有偏斜,那么宇宙间的纲常伦理就可以由自身来担当。

逐句剖析

"玉食珍羞不谓荣":享用精美的食物、珍贵的菜肴不能算作荣耀,

"箪瓢陋巷岂为贫":过着箪食瓢饮、住在陋巷的生活也不能算作贫穷。

"亭亭当当无偏倚":一个人立身端正、行为恰当没有偏斜,

"宇宙纲常任自身":那么宇宙间的纲常伦理就可以由自身来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孟子·大丈夫》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展开论述。前两句通过对比富贵的生活与贫困的生活,表明物质享受和贫困状态都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荣耀或贫穷,强调不能以物质条件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后两句进一步阐述真正的大丈夫应该立身端正、行为恰当,没有偏斜,能够担当起世间的纲常伦理,体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

陈普(1244~1315),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字尚德,居石堂山,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福建宁德(今属福建)人。师承韩翼甫,为朱熹三传弟子。入元隐居授徒,屡次被辟为州教授却不赴任,四方从学者数百人,曾受聘于云庄书院,晚居莆中。其诗闲淡疏远,饶有情致。代表作品有《答友人》《秋日即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玉食珍羞不谓荣,箪瓢陋巷岂为贫。”开篇通过对比物质生活的不同状态,打破常规的荣辱观念。“玉食珍羞”代表着富贵奢华的生活,“箪瓢陋巷”则象征着贫困简朴的生活。诗人认为不能简单地以物质条件来评判一个人的荣辱和贫富,这种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引导读者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人生的价值,为后文对大丈夫标准的阐述做铺垫。“亭亭当当无偏倚,宇宙纲常任自身。”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直接阐述了大丈夫的标准。“亭亭当当”形容人立身端正、行为恰当,“无偏倚”强调没有偏差和动摇。“宇宙纲常任自身”则将大丈夫的使命提升到担当宇宙间纲常伦理的高度,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大丈夫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准则的追求和推崇,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感受到大丈夫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顒《黄鹤楼》

下一篇:宋·魏伯恂《光华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