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市井连":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
# 市井:市场。,十里长街:指当时扬州城内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十里取其约数,所指即九里三十步街。
"月明桥上看神仙":月明之夜伫立桥上看美女神仙。
# 神仙:唐人惯以“神仙”代指妓女指歌儿舞女。,桥:指二十四桥,唐时扬州风景繁华,共有二十四个桥。
"人生只合扬州死":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
# 合:应。
"禅智山光好墓田":禅智山风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 山光:寺名,即山光寺,原称果胜寺,在扬州东北湾头镇前,古运河之滨,隋大业中建。原为隋炀帝行宫,后舍宫为寺今不存。光:一作边。,禅智:寺名。即禅智寺,一名上方寺,亦名竹西寺,在扬州东北五里,地居蜀冈上,寺本隋炀帝故宫,后施舍为寺。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纵游淮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扬州的繁华与优美风光,通过夸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夸张:“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其中“死”被写得活色生香,诗人现身说法以“死”入诗,造成了极为传神的夸张效果,将扬州城令人神往的美展现到极致。直抒胸臆:“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毫不掩饰对繁华的扬州城的赞叹。
3. 分段赏析
首句诗人直抒胸臆,描绘了扬州城的繁华景象,毫不掩饰对繁华的扬州城的赞叹。“十里长街”展现了扬州城的广阔与热闹,“市井连”则进一步突出了市集的繁华与人口的密集。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次句将扬州的夜景描绘得如梦如幻,展现了扬州城傍晚的秀美繁华。句中“月明桥上”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月光下的桥梁显得格外美丽;“看神仙”表现了扬州夜景的迷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超脱。这句诗将天上的郎朗明月和华彩的人间灯火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第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极度喜爱。“人生只合扬州死”是全篇中之警策,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表达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扬州终老。这种情感既是对扬州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抒情,展现了对扬州的深厚感情。尾句是对第三句的具体补充,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扬州的热爱。“禅智山”是扬州附近的一座山,风景优美;“好墓田”则表达了诗人愿意死后安息在这片土地上的愿望。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扬州的山光水色,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4. 作品点评
《纵游淮南》这首七言绝句是晚唐诗人张祜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融合市井风情与文人雅趣,堪称一幅晚唐扬州城的“浮世绘”。诗人以明快洒脱的笔触描绘扬州的繁华盛景,以夸张而又细腻的笔法,赞美了扬州繁华美丽的风光,抒发了对扬州的喜爱之情。却在恣意纵游的表象下暗藏对时代命运的敏锐洞察,诗人用笔出语惊人,以“死”入诗,通过强烈的抒情,展现了对扬州的深厚感情,除极赞扬州风物之外,其中隐寓了人事之沧桑变化,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张祜)尝作《淮南》诗,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之句。大中中,果终丹阳隐舍,人以为谶。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 扬州在唐时最繁盛,故张祜云“人生只合扬州死。”蜀都在本朝最繁盛,故放翁云:“不死扬州死剑南”。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隋唐以后之扬州,秦汉以前之邯郸,皆大贾走集,笙歌粉黛繁丽之地。古语云:“骑鹤上扬州”,以骑鹤神仙事,而扬州又人间佳丽之地也。唐张祜诗曰:“十里长街市井连……”其盛如此。
明李日华《恬致堂诗话》
# 扬州之繁丽,以亭台花月著称;若论山川之秀,远逊江南。作者独爱“禅智山光”,至欲为百岁魂游之地,亦人各有好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上一篇:唐·杜甫《腊日》
下一篇:唐·李咸用《西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