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cháng
nián
nuǎn
shàng
yáo
jīn
nián
dòng
quán
xiāo
qīn
líng
xuě
huán
xuān
cǎo
lòu
xiè
chūn
guāng
yǒu
liǔ
tiáo
zòng
jiǔ
móu
liáng
zuì
huán
jiā
chū
sàn
chén
cháo
kǒu
zhī
miàn
yào
suí
ēn
cuì
guǎn
yín
yīng
xià
jiǔ
xiāo

译文

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今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山陵间的雪都已消融露出了嫩绿的萱草,透过烂漫的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想要在这良宵夜纵酒狂饮,一醉方休,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皇帝召近臣晚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感念皇帝恩泽,盛放在翠管银罂中从朝廷赐下。

逐句剖析

"腊日常年暖尚遥":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

# 遥:遥远。,常:一作年。

"今年腊日冻全消":而今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山陵间的雪都已消融露出了嫩绿的萱草,

# 萱草:又名忘忧草。,还:返回。,侵陵:欺凌。

"漏泄春光有柳条":透过烂漫的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

# 有:一作是。

"纵酒欲谋良夜醉":想要在这良宵夜纵酒狂饮,一醉方休,

# 良夜:深夜。良:一作长。

"还家初散紫宸朝":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

# 紫宸朝:宣政殿北曰紫宸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紫:一作北。,散:一作放。,还家:一作归家。还:一作归。

"口脂面药随恩泽":皇帝召近臣晚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感念皇帝恩泽,

# 口脂面药随恩泽:自注:景龙中,腊日赐近臣口脂面药。

"翠管银罂下九霄":盛放在翠管银罂中从朝廷赐下。

# 九霄:喻帝王居处。,银罂:指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翠管:碧玉镂雕的管状盛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腊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腊日暖冬的景象,如萱草在残雪中露头、柳条初显春光,还叙述了诗人散朝后得到皇帝赏赐口脂面药的情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对早到春天的描写,表达对皇上圣恩的歌颂。首联对比往年与今年腊日的天气,颔联细腻展现春意萌动,颈联写诗人心情,尾联凸显皇恩。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还为后人留存了唐代的气象资料,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腊日》是杜甫于至德二年(757)担任左拾遗时所作。当时唐军成功从安禄山叛军手中收复长安、洛阳,局势出现转机。时逢腊日,杜甫心情十分愉悦,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此前杜甫经历了战乱流离,而此时局势的好转让他内心充满希望,这种情绪也反映在了诗中乐观开朗的色调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宫廷诗。描绘了唐代腊日暖冬的天气和宫廷中皇帝赏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早到春天的喜悦,以及对皇上圣恩的歌颂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引用了景龙年间腊日皇帝赏赐近臣口脂面药的典故,通过这一历史习俗,表达出对皇恩浩荡的赞颂,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借景抒情: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中,诗人描绘了雪色消退,萱草生长,柳条透露春光的景象,借这些充满生机的景物,抒发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也暗示了对生活的希望。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腊日”一词重复,使音律流畅。通过“常年之‘暖尚遥’”与“今年之‘冻全消’”的对比,不仅展现出腊日气候的变化,更在其中隐隐透露诗人常年压抑的内心,因今年腊日的温暖而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颔联,承接“冻全消”,细腻描绘寒暖交替时的腊日景色。“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这里不仅巧用典故,更通过语序变化,以“侵凌”“漏泄”置于句首,暗示诗人对摆脱厄运、开启新生活的期盼。​颈联,为全诗关键,“纵酒欲谋良夜醉”,诗人面对良辰美景,预想在节夜开怀畅饮,“纵酒”一词将诗人此刻想要尽情享受欢乐的奋亢心态展露无遗,收束前两联所营造的欢快氛围。​尾联,点明前五句欢乐的根源,“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原来诗人的喜悦源于朝参获赐,尽管口脂面药并非贵重之物,但对于经历诸多坎坷的诗人而言,这象征着多年悲苦的消散,以及美好前景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周昙《六朝门·简文帝》

下一篇:唐·张祜《纵游淮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