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同赏":花开的时候,不能和你一同观赏,
# 不同:不能一起。
"花落不同悲":花落的时候,不能和你一同悲叹。
# 悲:悲伤。
"欲问相思处":想要询问相思之情寄托在何处,
# 相思处:相思时。,欲问:想要问。
"花开花落时":就在这花开花落的每一个时刻。
"揽草结同心":采摘春草编织成同心结,
# 结同心:结成同心结。古人往往用锦带或草打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作为男女相爱的象征。结,编。,揽草:采草。揽:拿,拿着,采取。一作“㨫”。
"将以遗知音":想要把它赠送给知心爱人。
# 知音:指知心人。,遗:赠给。,以:用来。
"春愁正断绝":春日的愁绪正将要消散,
# 正断:纵然断绝。
"春鸟复哀吟":春鸟却又发出哀伤的鸣叫。
# 复:一声又一声。
"风花日将老":风吹花落,春光一天天地衰老,
"佳期犹渺渺":相聚的美好日期仍然渺茫遥远。
# 渺渺:指遥远无边。,佳期:相会的好日子,常用以指婚期。
"不结同心人":无法与同心相爱的人在一起,
"空结同心草":白白地编织了象征同心的草结。
"那堪花满枝":怎能忍受满枝的鲜花(带来的愁绪),
# 那堪:怎能承受。
"翻作两相思":反而勾起双方的无限相思。
# 翻作:反作。翻:反而。
"玉箸垂朝镜":清晨对镜,泪水如玉石筷子般滑落,
# 玉箸:常指妇女之眼泪。《白孔六贴》载:魏文帝甄后面白,泪双垂有如玉箸(玉做的筷子)。此句说,早晨理妆对镜,眼泪双垂。
"春风知不知":春风你可知道我的心意。
中晚唐女冠诗人
薛涛(768?~832),唐代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随父入蜀,父卒后流寓蜀中,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韦皋镇蜀时,召令侍酒赋诗。曾居成都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悠闲吟咏。其诗歌题材丰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明人辑有《薛涛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组诗,也是一首闺怨相思诗。全诗以春日怀人为主题,通过春花、春草、春风、春鸟等意象的层层铺陈,以乐景写哀情,细腻刻画了女子对远方情人的刻骨相思与无望期盼。
2. 写作手法
反复:春花、春草与核心情感(相思、同心)在组诗中循环往复、重叠出现,营造出缠绵悱恻、情意深长绵密的效果,相思之苦、同心之愿在回环咏叹中被不断深化与强调,形成回旋往复的情感张力。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全诗以明丽春光(春花怒放、春草萋萋)作为背景,反衬女子内心深沉的相思之苦与孤独之悲。美好春色非但未能消解愁绪,反而因无人共赏、同心难结,更添其哀怨凄凉,倍增艺术感染力。用典:“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化用“同心结”典故,以编织同心草寄托对知音的深情,但“空结同心草”又以“空结”二字点破心愿难遂的无奈——草可结而知音难寄,典故的运用既赋予情爱以文化隐喻,又通过“结”与“遗”的动作反差,暗藏佳期渺茫的幽恨,使抽象情感具象为可触的文化符号。
3. 分段赏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两句以自然时序起兴,描绘出花开时无人共赏的遗憾,花落时无人同悲的孤寂。“不同赏”与“不同悲”形成情感呼应,将相思之情融入花开花落的自然更迭中,含蓄地表达出双方无法共享生活点滴的遗憾与怅惘。“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紧承前两句,点明相思发生的时间节点,以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喻指相思的无尽无休。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却因相思赋予其情感色彩,让时间的流逝都浸染着思念的愁绪。“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化用“同心结”的典故,诗人采摘香草编织同心结,想要送给心中的知音。“揽”“结”“遗”三个动作,生动展现出对知音的深情厚意与满心期许,将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的行为,饱含浪漫色彩。“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以景衬情,春日本应是充满生机的时节,诗人却因春愁几近崩溃,此时春鸟的哀鸣更添愁绪。春鸟的鸣叫与诗人的愁绪相互交织,自然之景与内心愁思共鸣,强化了悲伤的氛围。“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描绘出时光流逝,风里的花儿渐渐凋零,青春也随之老去,然而与知音相聚的佳期却依旧遥远渺茫。“日将老”与“犹渺渺”形成时间上的对比,突出等待的漫长与期望的渺茫,表达出无奈与失落。“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深化了情感的遗憾,即便编织出象征情爱的同心草,却无法送给同心之人,“空结”二字道尽心中的怅惘。“同心草”与“同心人”的错位,将美好愿望与残酷现实的反差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以花满枝头的盛景反衬相思之苦,繁花盛开本是乐景,却因为分隔两地,反而勾起双方的相思之情。“那堪”“翻作”两个词,将情感的转折表现得十分强烈,乐景哀情形成鲜明对比。“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通过描写女子晨起对镜,泪流不止的画面,“玉箸”比喻泪水,生动展现出女子的哀愁。末句“春风知不知”以诘问收尾,将情感投向外界,向春风发问,进一步烘托出孤独无依、无人倾诉的悲苦心境。
4. 作品点评
这四首《春望词》以质朴如话的语言,将深婉情思娓娓道来。诗人借自然风物寄托绵绵爱意,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渴盼,情思真挚自然,读来令人动容。
# 细讽四诗(按指《春望词四首》)。觉有“望”字意在。若率然读去,但知其幽恨,不知其怅叹。
明钟惺《名媛诗归》
# 二诗(按指同题中“花开不同赏”、“风花日将老”二首)皆以浅近而入情,故妙。
清黄生《唐诗快》
上一篇: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