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润色先生之腹":用笔锋在砚腹中浸润着墨汁,
# 润色先生:《辞源》注为砚之别称,所据即《清异录·夫妇》。
"濡藏锋都尉之头":打湿了毛笔的尖部。
# 藏锋都尉:当是笔的代称。,濡:沾湿。
"引书媒而黯黯":引笔书写,吐露黑色的墨汁,
# 黯黯:深黑色。,书媒:当为墨之代称。
"入文亩以休休":书写在纸上,成就了君子文章。
# 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文亩:《汉语大词典》注为纸之别称。
中晚唐女冠诗人
薛涛(768?~832),唐代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随父入蜀,父卒后流寓蜀中,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韦皋镇蜀时,召令侍酒赋诗。曾居成都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悠闲吟咏。其诗歌题材丰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明人辑有《薛涛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砚、笔、墨、纸的描写,体现薛涛咏物言志、才情卓绝的特点。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通过刻画人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细节展现形象。第一句聚焦肚腹,以“磨润色先生之腹”写元稹大腹便便如砚台;第二句着眼头颅,用“濡藏锋都尉之头”描其秃顶似秃笔,精准捕捉特征。人物描写:抓住面部表情与行为特点刻画人物状态。第三句“引书媒而黯黯”写其读书时表情冷漠沮丧;第四句“入文亩以休休”描其著文时嘘气不止,生动展现读书著文时的情态。
3. 分段赏析
“磨润色先生之腹”以“先生”喻砚,“磨润色”点出其研磨功能,又暗描元稹腹大之态,将器物特性与人物特征相融,生动形象。“濡藏锋都尉之头”以“都尉”指笔,“濡藏锋”写毛笔蘸墨藏锋之状,暗合元稹秃顶如秃笔的特点,借物写人,形神兼具。“引书媒而黯黯”中“书媒”喻纸,“黯黯”既写墨落纸上的深沉,又描元稹读书时的沉郁神情,由物及人,细节传神。“入文亩以休休”以“文亩”指文章,“休休”状笔墨入文的安闲,亦写其著文时的情态,语言含蓄,将书写场景与人物状态相勾连,尽显巧妙。
# 涛因定笔作《四友赞》以答其意,微之果大服。夫微之,贞元杰匠也,岂易服人者哉!吁!一文才如涛者,犹能使人倾千里慕之,况持黄面老于之道以行游斯世,苟得出世之人,有不心服者乎?
明李贽《焚书》
下一篇:唐·皇甫松《竹枝(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