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无由责在身":无法完成使命却身负职责在身,
# 无由:没有门径或机会。,复命:执行命令后回报。
"可堪甘旨误慈亲":怎堪忍受因奔波而误了对父母的奉养之恩。
# 慈亲:慈爱的父母。,甘旨:美味的食品。
"飘零殊异三年宦":三年仕途漂泊,境遇与志向大相径庭,
# 飘零:比喻漂泊流落。
"遗肉知存愧饿人":想起家中留存的肉食,愧对忍饥挨饿的亲人。
南宋文学家
洪皓(1088~1155),南宋文学家。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奉命出使金朝,被扣十余年。其拒绝金人所授官职,屡次秘密派人密奏金朝虚实。绍兴十二年,被释归宋,授徽猷阁直学士。洪皓见秦桧即言不可苟安钱塘,为桧所忌。贬居英州九年,后徙袁州,至南雄州病死。谥忠宣,赠太子太师。洪皓好古博雅,善琴棋,书无所不读,尤熟于杜诗。其奏札《又跋金国文具录札子》叙事详备,而其他奏札亦正气凛然,坦诚明快。洪皓的诗词多留居金国所作,多表现忠贞之志、乡关之思、念母之情。作品有《都驿亭诗》《食羊次韵》《木兰花慢·中秋》等。著有《鄱阳集》《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
1. 分段赏析
首句“复命无由责在身”,开篇便点明诗人处于一种无法回去复命的困境,且自身肩负着责任,“无由”体现出无奈与无助,“责在身”则强调了这种责任带来的沉重压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纠结与自责,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愧疚、不安的情感基调。“可堪甘旨误慈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可堪”表达出不堪承受之意,诗人因自身的处境而耽误了对慈亲尽孝,无法奉上甘美的食物,这里的“甘旨”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更象征着对父母的关爱与孝顺,“误慈亲”三个字满含痛心与愧疚,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对亲情的亏欠感,也反映出传统孝道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飘零殊异三年宦”,转而叙述自己的经历。“飘零”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殊异”强调了这种生活与以往的巨大差异,“三年宦”则点明时间跨度和身份背景,暗示在这三年的仕途生涯中,诗人经历了诸多坎坷与波折,却始终未能改变漂泊的命运,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身仕途不顺的感慨与无奈。尾句“遗肉知存愧饿人”,运用典故或对比的手法,“遗肉知存”可能是化用相关故事或有所指代,而“愧饿人”则将自己与那些饥饿的人相比,即便有遗留的肉类等食物,自己却因种种变故无法像常人一样去帮助或面对,从而产生羞愧之情。此句将前面的愧疚之情进一步升华,不仅仅是对家庭的愧疚,更延伸到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复杂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善良与自我反省精神,也使诗歌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和深沉,在自责与反思中结束全诗,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与感慨。
上一篇:宋·陈普《孟子·人不可以无耻》
下一篇:宋·王令《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