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qiáo
xiān
·
·
chū
chū

朝代:宋作者:严蕊浏览量:3
chū
chū
guì
huā
cái
chí
shàng
shuǐ
huā
wēi
xiè
chuān
穿
zhēn
rén
zài
huān
lóu
zhēng
yuè
pán
gāo
xiè
zhū
máng
què
lǎn
gēng
yōng
zhī
juàn
kōng
zuò
jīn
jiā
huà
rén
jiān
gāng
dào
nián
zhǐ
tiān
shàng
fāng
cái

译文

梧桐树叶才刚刚长出碧绿叶片,桂花才吐蕊,池塘上略微有些凋谢的莲花。此刻正在合欢楼中穿针引线,只见高悬的明月像玉盘那样洁明、那清辉如水一般流泻而下。养在小盒子里的蜘蛛,在忙着吐丝结网,而天上的喜鹊却懒懒的,都没有搭起鹊桥,牛郎没心思耕田,织女也顾不得纺织,只为了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可是看来,他两人的佳期却难被成全了。每个七夕,人们都要经过了一年的等待,而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只不过才隔了一夜的相思而已。

逐句剖析

"碧梧初出":梧桐树叶才刚刚长出碧绿叶片,

# 初出:刚开始下落。叶申芗《本事词》作初坠。

"桂花才吐":桂花才吐蕊,

"池上水花微谢":池塘上略微有些凋谢的莲花。

"穿针人在合欢楼":此刻正在合欢楼中穿针引线,

# 合欢楼:男女欢聚的楼上。合欢,相爱的男女欢聚。

"正月露、":只见高悬的明月像玉盘那样洁明、

"玉盘高泻":那清辉如水一般流泻而下。

# 玉盘:比喻团团的明月。

"蛛忙鹊懒":养在小盒子里的蜘蛛,在忙着吐丝结网,而天上的喜鹊却懒懒的,都没有搭起鹊桥,

# 鹊:喜鹊,神话传说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蛛忙:谓蜘蛛忙于织网。

"耕慵织倦":牛郎没心思耕田,织女也顾不得纺织,

# 耕慵织倦:神话传说牛郎耕田,织女纺织,当七夕佳会之时,他们都不再劳作,因:显得“慵”、“倦”了。范成大《鹊桥仙・七夕》:“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空做古今佳话":只为了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可是看来,他两人的佳期却难被成全了。

"人间刚道隔年期":每个七夕,人们都要经过了一年的等待,

# 隔年期:隔了一年的期限。

"指天上、":而天上的牛郎和织女、

"方才隔夜":只不过才隔了一夜的相思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桥仙·碧梧初出》是宋代严蕊写的词。上片描写秋天晚上的景色,绿色的梧桐刚开始结果,桂花还没开,池塘里有水花喷出来,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景色特别美。在这么美的景色里,住在合欢楼上的女主人公心里在想啥呢?这就引出了下片。下片从天上的牛郎织女说起,发出了一番感慨。整首词拿天上的牛郎织女和自己比,暗暗地说出了封建社会里妓女生活的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严蕊(?~?),宋代词人。原姓周,字幼芳。严蕊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天台(今属浙江省)歌妓,改艺名严蕊。其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台州知州唐仲友曾命其赋《如梦令》词,后有人告其与严蕊有私,时朱熹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遂将严蕊以伤风化罪投牢查办。岳霖任提点刑狱时,其赋《卜算子》词以自白,遂判令出狱,脱籍从良。其词清淳明爽,今存三首,分别为《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鹊桥仙·碧梧初出》。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词究竟创作于哪一年,已无从知晓。只知道在某年农历七月初七,官府大摆筵席款待宾客,严蕊在席间陪酒助兴。席中有个叫谢元卿的人,早就听闻严蕊填词技艺高超、声名远扬。于是,他以《七夕》为题,还限定必须用严蕊的姓氏来押韵,要求她当场作词。严蕊不慌不忙,当即填下了这首《鹊桥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节令题材的作品。上片通过“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等语句,描绘了初秋时节庭园里梧桐新叶初萌、桂花吐蕊、池花微谢的清幽静谧之景,“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点明作者边在合欢楼做女工边赏景,此时刚入夜,展现出恬静的生活气息。下片虽未正面写七夕牛郎织女故事,却借“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儆古今佳话”等句,从侧面叙说,以世间入夜后的景象,暗合七夕氛围,结尾“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渗透神话传说气氛,既表达了对天上仙境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牛郎织女美满爱情的憧憬,以新颖角度给人全新感受。

2. 写作手法

在“正月露、玉盘高泻”这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当正月里明月初露于庭园之上时,诗人将其比作玉盘。玉盘,质地温润、色泽皎洁,外形圆润。明月与之相似,有着莹润无瑕的明亮表面,以及圆满的轮廓。这一比喻,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明月的皎洁与圆润之态,更赋予其一种精致、高雅之感。“高泻”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月光自高空如水流般倾洒而下的画面,仿佛那如银的月光拥有了流动的生命力。通过把明月比作玉盘,再结合“高泻”的动态描写,让静态的明月变得灵动鲜活,营造出一种清幽、空灵的意境,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月夜的静谧与美好。

3. 分段赏析

上片五句,作者如一位细腻的画师,勾勒出清幽静谧之景。“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从植物着笔,“初”“才”“微”等副词,精准描摹出梧桐新叶初萌、桂花含苞待放、池花微衰之态,尽显庭园景致的鲜活与生机。“穿针人在合欢楼”,点明自己于合欢楼穿针做女工,将劳作融入景中,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正月露、玉盘高泻”,“正”字强调时间,月亮初露,如玉盘般洒下银辉,“露”“泻”两个动词,让月色灵动鲜活,为静谧画面增添动态之美,整体营造出恬静美好的氛围。下片五句笔锋一转,由日常之景引发出深沉感慨。“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儆古今佳话”,以“忙”与“懒”“慵”与“倦”的巧妙对比与同义连用,展现出世间万物入夜后的不同状态,揭示古往今来人们忙碌却又碌碌的生活常态。“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将人间与天上时间作比,借“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慨,道尽天上人世的差异,于对日常景象的思考中,融入对人生、时空的哲思,意味深长。

4. 作品点评

《鹊桥仙·碧梧初出》是严蕊词作中的经典之作,在古代女性文学领域占据独特地位。全词借七夕之景抒情,将个人身世之感巧妙融入节令风光,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严蕊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写景,如绘丹青,使情思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引发读者强烈共鸣。其语言风格委婉含蓄,却蕴含着深沉情感,在婉约词中别具一格。词作既展现了古代女性词人独特的情感视角,又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彰显出深厚的文学价值,在古代诗词长河中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七夕郡斋开宴,座客谢元卿,豪士也,夙慕其名,令蕊赋七夕词,以已之姓为韵。

清叶申芗《本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下一篇:宋·臞翁《满江红·孟史君祷而得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