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丝绣平原":买来丝线绣出平原君的形象,
"拟金铸子期":用金子铸成子期的塑像。
# 拟:一作似。
"君子病无能":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不病人不知":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元代文学家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咸淳初年以《春秋》中乡选。宋亡,隐居于江阴城东,授学讲课,故学者称之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朝廷数遣使聘之,其以老疾辞。其文关注时事,所言往往切中时弊。他崇儒重道,融会经传,倡言贯道之文。《元史》本传则赞其为文“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只是传世之文大多平淡无深致,诗亦缺乏含蓄蕴藉之美。著有《墙东类稿》20卷。
1. 分段赏析
“买丝绣平原,拟金铸子期”,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买丝绣平原”该典故与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有关。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门客众多而闻名。他广纳贤才,帮助赵国解决了很多政治、军事上的难题,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表达的是人们对平原君的敬重和怀念之情。用丝线绣出平原君的形象,是一种非常虔诚和敬重的表达方式,意味着希望将平原君的事迹和精神永远铭记和传承下去。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英雄、贤士的崇敬。“拟金铸子期”中“子期”一般指钟子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著名琴师,与伯牙是知音关系。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当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真好啊,像泰山一样巍峨!”当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这里“拟金铸子期”化用了这个知音的典故,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子期”指代其他贤能之人,但从常见理解来看与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相关联。“拟”有比拟、仿效之意,“拟金铸子期”就是用金子铸成像钟子期这样的人的塑像。表达对像钟子期这样的高洁、有才华且重情义之人的崇敬和纪念。金子在古代是贵重的物品,用金子铸像体现出对所崇敬之人的高度赞誉,希望其精神和事迹能够被永远铭记。,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平原君和子期(所代表的贤能、重情义之人)的敬仰和追思之情。“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不知”直接阐述诗人对君子品德的看法。“病”在这里是“担心”“忧虑”的意思,诗人认为君子应当担忧的是自身才能不足,而不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反求诸己”的思想传统,强调个人修养的内在性,不为外在评价所左右。
上一篇:宋·周弼《送人之荆门》
下一篇:宋·黄庚《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