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nán
·
·
xíng
nán

朝代:唐作者:齐己浏览量:1
xíng
nán
jūn
hǎo
kàn
jīng
zài
yǎn
dǎn
jiān
xiǎo
rén
xīn
cáng
bēng
tuān
pán
jiǔ
zhé
hán
qiú
fān
chē
dǎo
gài
yóu
kān
chū
wèi
shì
fēi
chún
shé
wēi
àn
zhōng
qián
huǐ
píng
rén
jūn
jiàn
chǔ
líng
jūn
qiān
chén
yuān
xiāng
shuǐ
bīn
yòu
jiàn
tài
bái
zhāo
què
zuò
jiāng
nán

译文

世路之行,君难以忍受,最湍急的惊波不是在黯淡滩,而是小人像激流般的险恶内心。行驶在回环曲折的高峻险山,崎岖地似要颠翻了车与盖才勉强出山。不像朝中小人暗中毁谤,使(人)不知身在险处而突然丧命。君你不见屈原受污蔑而抵受不住投江自尽,终自沉于湘江之畔。又不见李白,在一个早晨辞官去了江南。

逐句剖析

"行路难":世路之行,

"君好看":君难以忍受,

# 好看:难堪。

"惊波不在黤黮间":最湍急的惊波不是在黯淡滩,

# 黤黮:黤黮滩。在福建省南平市东,水流湍急,号称极险,为著名砚石产地。

"小人心里藏崩湍":而是小人像激流般的险恶内心。

# 崩湍:激流。

"七盘九折寒崷崒":行驶在回环曲折的高峻险山,

# 崷崒:高峻。

"翻车倒盖犹堪出":崎岖地似要颠翻了车与盖才勉强出山。

# 犹堪:勉强能够。

"未似是非唇舌危":不像朝中小人暗中毁谤,

"暗中潜毁平人骨":使(人)不知身在险处而突然丧命。

# 平人:地位相等的人。

"君不见楚灵均":君你不见屈原受污蔑而抵受不住投江自尽,

"千古沉冤湘水滨":终自沉于湘江之畔。

"又不见李太白":又不见李白,

"一朝却作江南客":在一个早晨辞官去了江南。

# 一朝:一个早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是唐代齐已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开篇提醒世人行路艰难。诗中指出,真正危险并非外在黑暗,而是小人心中算计。路途虽崎岖难行、车翻可脱险,但人言诋毁更致命,能伤人至深。作者借屈原沉冤、李白漂泊,既叹贤才坎坷,又暗讽当下世道,批判不公,抒发愤懑,感染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行路难,君好看”:开篇直抒胸臆,点明行路之艰难,“君好看”似是对友人或读者的恳切叮嘱,吸引其关注。短短两句,营造出一种凝重氛围,让读者迅速进入诗人所设定的情境,感受到人生之路或许布满荆棘,为下文进一步阐述艰难险阻做铺垫,语气直白质朴却饱含深意,开启全诗对世间艰难的探讨。“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奔湍”:诗人运用比喻,将外在明显的惊涛骇浪与暗处小人内心的险恶进行对比。“黤黮”描绘昏暗幽深之貌,看似平静的暗处,实则暗藏危机,“小人心里藏奔湍”把小人的心思比作汹涌湍急的水流,形象地揭露小人内心的奸诈、叵测,表面平静,背地里却包藏祸心,随时可能给人以致命打击,以生动比喻引发读者对人心险恶的警醒。“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继续描述行路的艰难,“七盘九折”极言道路的曲折蜿蜒,“寒崷崒”展现出山路的险峻、寒冷与高耸,描绘出一幅冷峻、艰险的行路图。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翻车倒盖犹堪出”,即便遭遇翻车这样的绝境,仍有脱险的可能,在困境中透出一丝希望,与前文小人带来的无形危险形成对比,突出自然困境虽险但尚有生机,而人心之险更难抵御。“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进一步强调人心险恶远超自然困境,“未似”一词强化对比,口舌是非带来的危险更为致命。“暗中潜毁”描绘小人在背地里诋毁他人的阴险行径,“平人骨”夸张地写出这种诋毁对无辜之人的伤害之深,如同伤筋动骨,将流言蜚语的杀伤力具象化,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言可畏,对小人的丑恶行径深感愤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诗人援引屈原(楚灵均)的典故,屈原忠君爱国却遭奸佞排挤,最终含冤投江,葬身湘水之滨。借这一历史悲剧,进一步印证小人谗言的危害,让抽象的“是非唇舌危”有了具体的历史承载,屈原的冤屈千古流传,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联想,感叹正义之士往往难敌小人诋毁,增强全诗的历史厚重感与悲剧色彩。“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再引李白事例,李白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被放逐后流落江南。与屈原境遇相似,李白同样遭受不公,被迫远离朝堂。诗人列举此例,一方面丰富论据,说明从古至今有才之人多因小人谗言、世事艰难而落魄;另一方面,通过提及李白,唤起读者对其诗歌、生平的记忆,以名人遭遇引发共鸣,再次深化全诗主旨,感慨人生行路艰难,不仅有自然险阻,更有小人作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集灵台(其一)》

下一篇:唐·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