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飞帆破碧烟":一阵飞速行驶的帆船冲破碧绿的烟雾,
"儿郎惊饵理弓弦":少年们因鱼饵被吃受惊而整理弓弦。
# 理弓弦:准备弓箭御盗贼。
"舟中自信娄师德":在舟中我自信能如娄师德般忍耐,
"海上谁知鲁仲连":在这海上又有谁了解鲁仲连呢、
"初谓悠扬真贼舰":起初以为悠然驶来的真是贼舰,
"后闻欸乃是渔船":后来听到摇橹声才知是渔船。
"人生漂泊多磨折":人生在世漂泊不定,会经历诸多磨难挫折,
"何日山林清昼眠":什么时候能在山林中,于清爽的白昼安然入眠。
# 清昼眠:白天安眠。
"二十八日":二十八号这一天,
"乘风行入通州海门界":顺着风航行进入通州海门的地界。
"午抛泊避朝":中午抛下船锚停泊以避开涨潮,
"忽有十八舟":忽然有十八艘船,
"上风冉冉而来":从上游缓缓驶来,
"疑为暴客":怀疑是海盗。
"四船戒严":四艘船进入戒严状态,
"未几":没过多久,
"交语而退":双方交谈后对方退去,
"是役也":就是这次事件。
"非应对足以御悔":如果不是应对得当足以抵御灾祸,
"即为鱼矣":就要葬身鱼腹了。
"危哉始载":刚开始就如此危险啊!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看到一阵飞帆冲破碧烟,舟中儿郎因惊饵而理弓弦的情景,又借娄师德、鲁仲连典故,表达复杂心境。从起初误认是贼舰,到后来得知是渔船,体现出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磨难的感怀以及对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首联“一阵飞帆破碧烟,儿郎惊饵理弓弦”: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的画面,飞帆冲破碧烟而来,舟中儿郎因惊于鱼饵被吃而整理弓弦,营造出紧张又生动的氛围,展现出旅途中的意外之景。颔联“舟中自信娄师德,海上谁知鲁仲连”:运用典故,诗人以娄师德自比,表自己的隐忍;又提及鲁仲连,叹无人理解自己的高洁志向,抒发内心复杂情绪。颈联“初谓悠扬真贼舰,后闻欸乃是渔船”:从误认船为贼舰到知晓是渔船,情节转折,反映出诗人对世事难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人生境遇的变幻无常。尾联“人生漂泊多磨折,何日山林清昼眠”: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人生漂泊磨难的感怀,渴望能有朝一日在山林中安享清昼睡眠,流露出隐逸的愿望。
上一篇:宋·刘克庄《杂咏一百首·卫姜》
下一篇:宋·无名氏《促拍满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