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chóu
měi
shēng
chóng
sān
shí
èr
·
·
píng
shēng

朝代:唐作者:陆龟蒙浏览量:1
yōu
mián
shū
chuāng
háo
píng
gāo
lóu
ōu
jīng
tiào
wán
hán
shēng
zhòng
qiú
chuáng
qián
chuí
wén
gān
竿
cháo
biān
dēng
qīng
zhōu
suī
dōng
gāo
tián
hái
shēng
yōu

译文

幽居者在稀疏的窗下入眠,富贵人家却倚靠着高楼安寝。雨点如跳丸惊破水面浮沫,寒声催人思念厚实的裘衣。床前垂落着精巧的钓竿,屋檐边竟能攀上轻舟漂游。虽无陶潜东皋的归隐田地,却仍怀观鱼之愁难以释忧。

逐句剖析

"幽栖眠疏窗":幽居者在稀疏的窗下入眠,

"豪居凭高楼":富贵人家却倚靠着高楼安寝。

"浮沤惊跳丸":雨点如跳丸惊破水面浮沫,

"寒声思重裘":寒声催人思念厚实的裘衣。

"床前垂文竿":床前垂落着精巧的钓竿,

"巢边登轻舟":屋檐边竟能攀上轻舟漂游。

"虽无东皋田":虽无陶潜东皋的归隐田地,

"还生鱼乎忧":却仍怀观鱼之愁难以释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声》是晚唐诗人陆龟蒙酬答友人皮日休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苦雨”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阶层在自然灾害中的生存境遇。首联写不同人家居住条件的差别;颔联写了雨滴落下的样子,还通过雨声和寒冷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秋雨之中;颈联用夸张的写法,写出了雨下得太大,水患的严重情形;尾联化用陶渊明、庄子典故,在自嘲中流露深沉忧思。整首诗以质朴语言构建出荒诞而真实的雨灾图景,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暗含对社会不公的隐喻性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很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其诗多写景咏物,也有愤慨世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其小品文短小精悍,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社会矛盾和时政弊端多有讽刺揭露。代表作品有《杂讽九首》《村夜二篇》。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幽栖眠疏窗,豪居凭高楼”:以“幽栖”与“豪居”的居住环境对比开篇,暗示社会阶层差异。“疏窗”的简陋与“高楼”的稳固形成强烈反差,为苦雨中的不同境遇埋下伏笔。颔联‌“浮沤惊跳丸,寒声思重裘”:通过动态描写展现雨势,“浮沤”(水泡)被雨滴击破的瞬间与“跳丸”(弹跳的珠子)的比喻,生动呈现暴雨场景。“寒声”引发对冬衣的渴望,凸显阴冷潮湿的体感。颈联‌“床前垂文竿,巢边登轻舟”:表现水患严重程度。钓竿垂落床前、轻舟停泊屋檐的荒诞景象,既写实又夸张,将日常物品置于非常态环境中,强化灾情之剧。尾联‌“虽无东皋田,还生鱼乎忧”:用典自然巧妙。前句反用陶渊明归隐典故,后句化用庄子“鱼之乐”的哲学命题,将“鱼忧”的戏谑表达与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忧虑融为一体,在自嘲中流露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西州》

下一篇:唐·耿湋《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