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秋穷似秋半":秋日的江边,茂盛的江草,
# 秋穷:秋深。
"十角吴牛放江岸":五头水牛散放在江岸,真是自在逍遥。
# 十角吴牛:五头水牛。吴牛,吴地所产的牛,即水牛。
"邻肩抵尾乍依隈":耸耸肩胛,抵抵尾巴,亲热地相依相靠,
# 隈:一作偎。
"横去斜奔忽分散":横走开的,斜跑去的,忽然间各自去觅草。
"荒陂断堑无端入":荒山坡,断沟头,随着心意儿跑,
# 无端入:突然奔入。,堑:沟壑。,陂:山陂。
"背上时时孤鸟立":横躺着,静立着,牛背上常停着只鸟。
"日暮相将带雨归":天晚了,下雨了,牧童们相呼相伴回家了,
# 相将:结伴。
"田家烟火微茫湿":啊!微风里,细雨里,田家的炊烟湿湿的。
"古者歌咏言":古代人用歌唱来表达心意,
"诗云":《诗经》说,
"我歌且谣":我又唱歌又诵谣;
"传曰":经传里说,
"劳者愿歌其事":劳作的人愿意歌唱自己经历的事;
"吾言之拙艰":我言辞笨拙晦涩,
"不足称咏且谣":不足以用来歌颂吟咏。
"而歌其事者":但要歌唱这些事,
"非吾而谁":除了我又有谁呢,
"作五歌以自释意":于是创作《五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意。
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其诗多写景咏物,也有愤慨世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其小品文短小精悍,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社会矛盾和时政弊端多有讽刺揭露。代表作品有《杂讽九首》《村夜二篇》。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秋日江岸上放牛的场景,水牛或依偎、或分散,在荒陂断堑间活动,背上有孤鸟伫立。日暮时分,牧童带牛在雨中归返,田家升起微茫湿烟。体现了江村生活的自由惬意、宁静温馨,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和和平安乐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展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细致的观察及高超的描摹功力。
2. 分段赏析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开篇“江草秋穷似秋半”,点明时令虽已秋末,江边草却仍如秋半般茂盛,为放牛场景勾勒出独特背景,从景色形象上,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十角吴牛放江岸”直白地交代放牛地点。“邻肩抵尾乍依隈”,细腻描绘牛群亲昵依偎的姿态,“邻肩抵尾”生动呈现出牛之间的亲密无间,从动物形象塑造上,凸显牛性格的温和驯服;“横去斜奔忽分散”则笔锋一转,展现牛活泼好动的天性,前后对比,使牛群形象鲜活立体。在表达技巧上,动静结合,让画面富有节奏感。“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荒陂断堑无端入”,写牛群毫无拘束地穿梭于荒陂断堑之间,进一步强调其自由自在,不受羁绊。从内容主题看,体现出乡村生活的无拘无束。“背上时时孤鸟立”是极为精妙的一笔,牛背上不时停留着孤鸟,这幅画面营造出静谧悠然的氛围,从意象组合上,将牛与鸟两种形象融合,一动一静,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也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之美。“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日暮相将带雨归”,点明时间推移至傍晚,牧牛人与牛群相伴,在细雨中踏上归途,从情感主旨上,传递出一种温馨、安宁之感。“田家烟火微茫湿”,描绘出农家烟火在细雨中微微迷蒙的景象,“微茫湿”三字,从视觉角度细腻地展现出烟火在雨中的独特状态,营造出朦胧、静谧的氛围。此句借景抒情,通过这一画面,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在语言风格上,简洁而富有韵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平实自在的幸福。
# 《五歌》、《二遗》,独深寄托,开后来之体。
清宋育仁《三唐诗品》
上一篇:唐·林宽《送僧游太白峰》
下一篇:唐·张乔《商山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