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ì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3
zhōng
tuī
zhěn
gēng
wén
zhōng
jīng
shén
zhū
niǎo
xíng
yǐng
luò
lóng
jié
péng
lái
dǎo
yáng
tài
huá
fēng
bēn
chí
jìng
shì
huí
shǒu
xiè
qiáo
sōng

译文

整夜辗转反侧,频频起身推枕难眠,五更时分听到钟声敲响。心神仿佛飞向南方朱雀星宿,孤影仿佛投射在北方的卢龙塞。欲停驻蓬莱仙岛暂避尘世,华山之巅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奔波劳碌究竟是为了何事,回首长叹,只能向高洁的松树寄托超脱之愿。

逐句剖析

"终夕起推枕":整夜辗转反侧,频频起身推枕难眠,

"五更闻打钟":五更时分听到钟声敲响。

"精神入朱鸟":心神仿佛飞向南方朱雀星宿,

"形影落卢龙":孤影仿佛投射在北方的卢龙塞。

"弭节蓬莱岛":欲停驻蓬莱仙岛暂避尘世,

"扬旗太华峰":华山之巅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奔驰竟何事":奔波劳碌究竟是为了何事,

"回首谢乔松":回首长叹,只能向高洁的松树寄托超脱之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不睡》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写诗人整夜未眠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内心的焦虑。首联诗人整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直到五更时分才听到钟声。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颔联诗人将自己的精神比作朱鸟,飞向远方,而自己的身影却落在卢龙,象征着战乱和动荡。颈联诗人通过蓬莱岛和太华峰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卓越的向往。尾联诗人反思自己的奔波忙碌,最终回首感谢乔松,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诚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终夕起推枕,五更闻打钟。”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难以入睡的情景。诗人整夜辗转反侧,不断起身推枕,直到五更时分才听到远处的钟声。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颔联:“精神入朱鸟,形影落卢龙。”通过“朱鸟”和“卢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朱鸟”象征着南方,而“卢龙”则指代北方的战乱之地。诗人虽然身处一地,但精神却跨越千里,关注着国家的安危。颈联:“弭节蓬莱岛,扬旗太华峰。”通过“蓬莱岛”和“太华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蓬莱岛”象征着仙境,而“太华峰”则代表着高山。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尾联:“奔驰竟何事,回首谢乔松。”总结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反思自己为何如此奔波忙碌,最终意识到只有放下烦恼,才能真正面对生活。诗人以“回首谢乔松”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下一篇:宋·释文珦《忆友》

猜你喜欢